“啪啪啪!”
耳边传来的击掌声令他心下一惊,转过身来。
“唱得不错,身段也美。在下痴迷戏曲已久,可否与姑娘结识一场?”
不知何时站在墙头的人笑著跳了下来。
看到眼前人杏眼圆瞪,一副小鹿受惊似的模样,解九连忙解释道:“姑娘莫要误会,在下并非登徒子,还请姑娘勿怪罪!只是方才无意中听到姑娘在唱《思凡》……姑娘可是御戏班的新人?以前似乎没在宫中见过……”
二月红此时已然恢复了波澜不惊的模样,反问道:“不知公子是哪位王爷?”
片刻间,他已思索了一番。敢在皇宫中如此放肆,误入後宫也不怕受责罚的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朝中显贵。眼前的人不过十六七岁的模样,比自己年龄都小,无非是皇家子弟。但张启山也不过弱冠之龄,总不会有这麽大的皇子,兄弟倒是可能。
“姑娘倒是兰质蕙心。”解九笑了起来,眉眼间与那位青年皇帝有几分相像。“不才,在下解九。”
垣亲王解九?二月红闻言不禁微微挑眉。
他是听说过这位年轻的王爷的,还在民间的时候。
垣亲王解九与当今圣上并非一母所出,却是一母所养。张启山自幼丧母,是由解九的母妃浔妃抚养长大的,因此两人十分亲密。传闻这位垣亲王是个传奇般的人物,下得一手好棋,曾公然摆下擂台任人挑战,未有败绩。如今看来,原来也是个戏痴。
二月红微微一笑,屈膝行礼道:“端华宫熹妃见过王爷。”
解九一愣,再看向他的眼神已有些复杂。
惊讶与淡淡的失落交织的心绪。
但他很快便控制好了自己的神态,又是那副温文尔雅的微笑。
“原来是熹妃娘娘,解九失礼了。”
他打量著二月红未施粉黛的脸,意味深长地开口:“听闻熹妃娘娘近来很受皇兄专宠,我起初还不信,如今看来,这淡然的性子倒是皇兄喜欢的。”
不过还是与他想象的十分不同。这熹妃容貌也不过是清秀温润,并没有如何的倾城之色。
未等二月红,他又话锋一转,说道:“方才听到熟悉的戏曲,一时忘形才误闯後宫禁地,还望熹妃娘娘勿怪。我该出宫去了。”
二月红点头回礼,再抬眼,墙头上的人已消失不见。
他忍俊不禁,这位王爷来去自如,似乎是正门为无物。果然还是少年心性。
这样想著,他转身回殿。
回到殿内,正巧遇到绫罗来寻他。
“主子,陛下派人来邀您前往乔心亭赏莲。”
“赏莲?”二月红下意识地蹙了蹙眉心。
上次御花园莲池的经历还未忘却,这次又要去赏莲?何况,如今天已转凉,并不是赏莲的好时节。恐怕赏莲事假,找个借口寻他去才是真吧。
他心里嗤笑,唤道:“绫罗。”
“奴婢在!”
“去拿那套湖绿的宫装来。你和清云随我前去。”
“奴婢遵命!”
第四回完。
作者有话要说:
☆、青云湖心向神合,乔心亭琴作解语
“乔心亭”是由谐音而来,是一座在青云湖上的桥心小亭。
青云湖是皇宫中另一处植有水芙蓉之地。一到夏季,一湖青绿映著点点红白,别有一番趣味。
二月红走上桥廊,远远就看到了亭中一袭明黄的身影,几个宫女太监在一旁伺候著。
他走过去,身後跟著两个丫鬟,屈膝行礼道:“给陛下请安。”
张启山闻声回头,目光扫过他身上,顿了一顿,才开口:“平身。”
待二月红起身,他才缓缓又说了一句:“湖绿也很好看。”
他大概是知晓二月红不喜欢“爱妃”这个称呼,才直呼了“你”字。
二月红一顿,反应过来他是在说自己的宫装,从容一笑:“谢陛下盛誉。”
“坐吧。”张启山用目光示意他坐在自己身旁。
二月红依言而坐,一旁的宫女立刻上前送上杯盏,是宫中秘藏的佳酿,有淡淡的醇香。
“你进宫也有两个多月了,宫里的规矩都学会了吧?”
“是。”
二月红本就是左丞之子,即使从小鲜少在家中住,规矩和气度却仍是大家公子的风范。对他来说,学习宫中规矩并不是什麽难事。
张启山点点头,微微一笑,目光望向亭外的湖光水色。
“你可知此湖名字的来历?”他道。
二月红略一思索,莞尔一笑,朗声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张启山赞许地看他一眼,微笑点头。
“不错。当初太宗见到此湖,水色青碧,便赐名‘青云湖’,是希望子子孙孙也能够有这等才华气度。因此,先皇在世时,每隔五年会在此亭设下家宴,家宴的最後出一道题目,令众皇家子孙竞相折桂。”
“那陛下想必也参加过吧?”二月红隐约被挑起了兴致。
张启山冷峻的眉眼柔和了些,平静答道:“年满八周岁的皇子都可参与,已及弱冠後则不得再参与。折桂者可得一件赏赐,但那不只是单单的奖赏,更是一份莫大的荣耀。先皇在世时,‘青云宴’共办了三次。得赏的三人分别是二皇兄、朕和九皇弟。”
真是无巧不成书。二月红暗暗心想。他今日正巧见到了那位少年王爷。
“二皇兄得到的是一枚和田玉锁,他自幼体弱,先皇希望他能平安长大;九皇弟得到的是一只翡翠棋盘,那时候他的棋艺已在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