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乱(上)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红尘乱(上)(7)
    又是:

    满目尘埃半生过,鸣蝉一夏几日活。便是漫山长草绿,半片夕阳转瞬落。

    古人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分明一座侍郎府,端详那门上精细雕花、上好楠木,再望深深庭院、不见端详。便可推知昔日繁华胜景,如今俱成一把锈锁,几段残墙。

    那人戴着毡帽垂下面纱,看不清神色,只听得幽幽一叹。他身侧一个小童模样人道:“三爷,切莫悲伤,待小春儿打扫半日,便可居停。”

    身后又有人道:“赵大人,昔日弃者不可留,还需珍重,无量寿福。无量寿福……”

    前头那人拉起面纱,露出脸来,观那眉目清朗。星眼如俊,不是赵壑又是何人。赵壑拍拍衣襟道:“早知是如此,只是亲见时,还是心伤。唉……罢了,季颀……不,菽华道长,此番又浅薄失态了。”

    菽华道长看他一眼,捏着缰绳道:“若非如此,你便不是赵壑了。”

    赵壑一笑:“谁说不是……”便复又拉下面纱,“小春儿,你也不用忙了,咱们今儿晚上随意找家道观歇息就是……此处,就由它去吧。”

    小春儿嘴唇动了动正要言语,菽华道长却冲他使个眼色,小春儿便住了口。赵壑装作不见,回头再深深打望一眼,拍马侧身走了。

    小春儿紧随其后跟了上去,菽华道长看着那破败园囿,心内叹息:皇上,当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麽?当日您与赵大人同进同出同食同寝,便真的随您登上大宝,一切便都烟消云散了麽……果真如此,鄙人出家便也算是求仁得仁、求得善终了。

    正想着,却见前头儿赵壑停下,面前几个内廷打扮的侍卫太监立在道旁。为首的正是神宫监掌印太监福公公。只见他翻身下马手持黄绢,咳嗽一声道:“世袭兵部掌印、执吏部侍郎、万寿宫宫使赵壑接旨——”

    一众人这便下马跪下,福公公尖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万寿宫使赵壑,一门忠烈,性顺恭敏,其心可嘉。且身承高祖圣恩,尤不思忘。忠心体国,心怀社稷。出任之时尚留书万言,辞诚恳切,朕实有感。高祖披荆斩棘得创大业,如今用人之时,盼卿万事以国为重。回京之后,即刻入宫。钦此——”

    赵壑紧紧皱眉,口中三呼万岁。福公公上前一步搀扶他起身道:“赵大人万安,如今腿疾可好些了?”

    赵壑接过圣旨含笑回礼:“有劳公公记挂。万寿山神秀之地,旧疾便是好了些,不过阴天下雨还是会痛罢了。”

    福公公搀着他上马:“赵大人,皇上可是想您得紧,时常在畅景园小坐,有时也歇在那儿呢。”

    赵壑一挑眉头看看他衣服颜色补子:“还未贺喜公公高升,祈愿安康,无量寿福。”说着双手合十躬身一拜。

    福公公慌得跪下:“怎敢劳大人如此多礼,杂家折寿难还。这就请大人速速入宫吧。”

    赵壑却淡淡一笑:“有劳公公回话,赵壑回京前已然出家,现下是方外之人,法号常清,不便入宫,还望皇上体念。”

    福公公瞪大眼睛:“甚麽?!”

    赵壑伸手拉下毡帽面纱,果是单髻插簪,内里穿着道袍。

    福公公惊得退了两步:“赵大人,这,这这——”

    赵壑只是一笑:“还望公公转告皇上,常清心无杂念,每日馨香祝祷,替皇上求福。”说着合掌欠身,扬鞭欲去。

    福公公上前拉住马缰:“赵大人,您原先只是出为宫使,并未上奏朝廷要出家。如今这般,便是——”

    “便是先斩后奏,罔顾皇恩。依律当削去官职,永不录用。”赵壑浅浅一笑,“那些便是浮云镜花,得之无益。”说着将身上玉佩取下,交予福公公,“此物烦劳公公面呈皇上。”言罢再不多话,打马而去。

    小春儿行了礼,亦是翻身上马追赶过去。福公公捏着那玉看得一眼,面无人色。见菽华道长也要走了,这就忙的拦住:“季大人,您说这是甚麽事儿啊?”

    菽华道长单手行礼:“公公客气,贫道菽华,早已不问尘事多年。如今此事,贫道亦是不知。不过未免公公辛劳,贫道安顿好常清道长,这便随公公一同入宫面圣,可好?”

    福公公叹口气:“如此也好,也算……给皇上有个交代。”

    这便再不多言,一众人循着赵壑之迹而去。

    晌午之后,赵壑一行在城东三清观住下。菽华道长整理停当,便随福公公入宫。

    皇城气派,天子仪态。巍巍金銮,紫色蒸腾。宫阁殿院,假山游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