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
俞大猷(15o3-1o年)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洛江河市是明嘉靖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他与戚继光齐名被称为“俞龙戚虎”。俞大猷出身于下级军官家庭祖籍安徽凤阳始祖俞敏跟从朱元璋打天下以开国功臣袭泉州卫百官至其父俞元赞已历5代。俞大猷少时家境贫困经常断炊依靠母亲杨氏编网和亲友资助维持生活和读书。他勤奋学文习武勇敢机敏在清源山下读书时常独自一人在清源山虎乳岩攀援上下锻炼灵活的手脚。俞大猷当秀才时拜泉州名儒蔡清之门徒王宣及军事家赵本学为师学习《易经》与兵书;向精通荆楚长剑的李良钦学习剑术。父亲死后他弃文就武承袭百户官世职。
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参加全国武举会试写了一篇《安国全军之道》的策论深受兵部尚书毛伯温的赏识荣获第5名武进士授任为守卫金门、同安一带放粮救济饥民被称为“俞佛”。
俞大猷一生戎马舟楫最主要功绩是领导抗倭斗争喜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大扰浙东北窜苏南。他配合戚继光、邓城等将领用福建楼船在浙东、苏南大败倭寇消灭敌兵四五千击沉敌船14o多艘彻底平定了苏浙倭患。他抗倭有功被提升为苏浙副总兵后任浙江总兵兼暑浙江都督同知。俞大奠性格则毅沉着豪迈乐观不知忧苦。在浙东的一次海战中突然风浪狂作天昏地暗船只几乎倾翻。军士因此断炊两天号哭不已副将汤克宽大呼‘海神保佑’拼命许愿。俞大猷却不求神插佛岿然自若地对汤克宽说:“我平生无所忧挂今天如能与你一起溺海了却生命无负大业是最痛快的了!”须臾风平浪静安然无恙。汤克宽很佩服他的胆略遂拜他为师。倭寇在苏浙惨败后便南窜闽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