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龢这些人都凉在一边。这也未免太有些说不过去了。要说皇上身边有高人……”世铎说着。很是困惑地摇了摇头。
“王爷地疑惑也正是我此时地疑惑。凭皇上身边地那些人。我敢断言绝没有这样地人物。要说皇上这步棋是自己想出来地。这其中地玄妙可就真让人要细细品味再三了。皇上亲政不过一年。我留心过皇上平日里地施政。对政务并没有多少经验。事事惟太后旨意。也谈不上有什么主见。毕竟这满朝文武大臣都是太后一手提拔地。这朝政大权其实都在太后手里。可皇上忽然来这么一出。且不说这里面有什么缘故。这皇上地心思。可远比往日里想象地要深沉地多啊!说句诛心地话。倘若皇上真动了什么心思。以前种种都是障眼法。往后这帝后之争。可就愈难以预料了……”
世铎有些烦躁的站起身来,缓缓的走到窗边,心里面却是被刚才吴绍基的那一番话搅的七上八下,万般滋味一时间都涌上心头。
作为军机领班大臣,在去年皇上亲政的时候,他就向太后提出过辞去军机领班大臣的职务,却被太后一口回绝了,说是皇上年幼,尚无从政经验,非要让他从旁辅佐皇上,领班军机,还说这是醇亲王奕譞的举荐。这个七爷啊……自个儿倒是把自己个儿摘了出来,可却把这个烂摊子留给了自己,让自己辅佐他的儿子。可谁不知道,这从古至今夹在帝后之间的大臣,又有多少是能够善终的啊,更加上当今的这位太后可绝不是一般的人物……
打从肃顺那些顾命大臣被稀里哗啦的除去,到恭亲王退出军机,他就算彻底看清楚了这波谲云诡的朝局,也真正见识了太后老佛爷的手段,这里面的凶险万分,不在局内是没法体会的到的。再加上那乱七八糟处处冒烟的政务,眼下自己又身处帝后之争当中,而且还是云遮雾盖的,全然看不清楚。他是从心里生出了凉意和隐退的想法,可真要全身而退,又谈何容易啊!
“皇上毕竟才19岁,能有多少心思啊?皇上是太后一手带大的,兴许只是想在太后身边尽尽孝心,这也是作儿子应尽的本份。”世铎望着窗外的夜色,幽幽的说道。毕竟吴绍基是汉人,自己心中的有些个想法,宫廷内部的种种纠葛,哪怕是对吴绍基,他也要必须有所掩饰。
“王爷不要忘记了,圣祖康熙皇帝可是在16岁的时候就擒拿了鳌拜。自古帝王的心术,从来都是臣子们难以揣测的。皇上的心思王爷可以暂时不用去管,只是这往后王爷夹在中间,何以自处啊?”吴绍基在世铎身后静静的说道。
世铎心里倏然一惊,回过头默然的看着吴绍基,“子安可有什么想法?”
吴绍基淡然一笑,“我只是想给王爷提个醒,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王爷不必过份焦虑。皇上纵有千般心思、万般手段,总还须时日慢慢展布,王爷只要守着静观其变的心思,在要紧关头站稳脚跟就行了。真要到了说不过去的时候……”
吴绍基犹豫了一下,脸上忽然露出一丝隐晦的笑容,“王爷身子骨不太好,大可养病在家……”
世铎愣了一下,恍然明白吴绍基这是在让自己,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以养病来避祸,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子安不愧是胸有锦绣乾坤,几句话就解去了我数日里的烦闷,这个法子好,谁也不得罪,由着他们去折腾。”
吴绍基却并没有世铎那般轻松,他刚才犹豫了一下,却是把心中另外的一番话吞了回去。他也明白,眼前的这位礼亲王是担不起半分责任的,眼下的大清,国势衰微,四周列强虎视眈眈,非有一般惊雷暴雨的手段,不能振兴。要是现今的那位皇上真的是像圣祖康熙皇帝那样,是励精图治奋有为的一代君主,那才真正是国家之大幸。可要指望这位王爷在关键时刻从旁襄助,帮助皇上夺回朝政大权,却是万万办不到的。而自己心中的雄心壮志,恐怕也只有埋没在礼亲王府的西席中了。
“眼下的局面,四处都在伸手要钱,像赈济灾民、北洋水师的军费,都是半分耽搁不得的,王爷恐怕还是要想法维持过去。”吴绍基不无忧虑的说道。
“我要是能变出钱来,就用不着累的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了,眼前的局面,子安还没有看出来吗?得罪人的事情任谁都躲得远远的,就连自诩为清流领袖的翁同龢,眼下都是一门心思的想着把园子的事情弄好,我也懒得去管太多,让户部的人自己去折腾去。”
说着,世铎又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脸上带着些古怪的神情说道,“过几日李鸿章就要进京了,让他和翁同龢打官司去,真要闹的不可开交了,自然有老佛爷出面。到时候,可真要有热闹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