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油烟墨的第一步便是取碳。先在桐油中浸入多种药物然后需要在一间密不通风的密室内将油盏放在一面水盆之中再把取碳用的烟碗倒着扣在油盏正上方的架子上。之后将油盏用灯草点燃桐油燃烧而升起的黑烟集聚于上方的烟碗上收集起来便是制墨需要采集的油烟。
然后将备好的胶熬煮成粘稠状与采集的油烟混合其中还要加入麝香等数十种香料药物等接下来便要放入石臼之内以杵捣捶。这一步骤虽然简单却最是累人。杵捣得越多则制出墨来质地越是细黑古法细墨常有标称三万杵的。
捣好的墨便可压入模子为成型的墨锭了。只是方才成型的墨锭湿气仍重须要埋入灰中慢慢阴干再拿将出来才是最终可用的成墨。唐时墨锭多为船形两头小中间大;两头为圆形中间为方形。而此次试制油烟也没用模子压只是手搓成细条为着阴干快些。
这墨制得倒是很利索。等阴干了将第一批墨条取出来后卢鸿便取过一方木叶砚来试研数转。这油烟墨不似松烟坚硬手感细糯触砚无声下墨也更为快。磨出黑来黑中泛紫更有一层油光极是可人。
卢鸿随手拿过一张彩笺信手写了几个字只见墨色深沉字迹干后更是乌光亮大异于寻常松烟。奚老大见了自是欣喜若狂。
其后的日子里奚老大带了两个帮手不断试制各类油烟墨又在卢鸿建议之下新制墨锭多为方柱形为着圆研时手拿着稳定方便。
等最终确定了油烟墨的工艺两个奚家人也收拾物品回到易州。以后的墨便要从易州大规模制作了。只是奚老大却是不肯走的奚家人按照指点在黄伯阳洞中现了大量上佳砚材玉带紫翠终现人间很快运来范阳。奚老大便天天缠着卢鸿要他设计一下用这易水石也造出佳砚来。
这紫翠石颜色略似端石只是不若端石石品众多材质也稍逊。紫翠石也有石眼却少层晕无甚精神。那玉带却是细腻胜过紫翠又有红、绿、灰等多种颜色层层重叠极为可爱。卢鸿便利用这层层相间的玉带石设计了几种巧作的花式砚如山水花鸟草虫之类一下子便将奚老大给震住了。许是因为这玉带石本是奚老大乡土之石他对这种砚材制作的花式砚极为喜爱且举一反三很快便做出了多种新砚式有些砚式便是卢鸿前世也未曾见过不由得连连称奇。
奚老大乐此不疲卢鸿也乐得让他鼓捣偶尔出个新点子让他试试。隔得一段时日奚家各类款式的墨锭都送了过来。卢鸿每日独守书斋读书之余把玩端砚试磨油烟在各式笺纸上试笔练书自得为乐。正是:
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又过几日荥阳郑家传来信息郑昭道之父郑桓与家族合议已经允了卢鸿与郑柔的亲事。只是因为郑柔母丧未过这纳彩之礼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