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二年范阳。
车粼粼马萧萧。
一队行人拥着数辆马车出了卢府自范阳城南门出了城沿官道向南而下。
这车队正是南下荥阳行纳彩之礼的卢鸿一行。
此时正是阳春时节大路两旁巨木成荫绿意浓浓。远远的山庄田舍之中一片片桃红李白掩映着杨枝柳条一派春光灿烂。
卢鸿坐在一辆马车之中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自上次书房之中开悟之后卢鸿觉得于制学之道心念忽然活泼起来再思索学业疑难多有所得。而言行举止却也少了几分往日的跳脱胡闹隐隐地便有了几分温温士子的气质就连卢祖安也颇为嘉许。
此次南下荥阳纳彩卢祖安自然是千叮咛万嘱咐要卢鸿无论行止言谈定要恪守礼法不要堕了卢家的面子。
纳彩乃是卢鸿一位族叔带着卢鸿前去。除了纳彩应有之礼以外因荥阳郑家乃是有名的诗礼传家家学传承海内独步因此卢鸿特特地准备了一套文房四宝。尤其是那砚乃是卢鸿精选了一块下岩北壁石制的一块兰亭砚。数年前唐太宗得右军真迹兰亭序叹为奇绝命有司摹拓多件并命朝中善书臣子分别临写。兰亭序名动天下兰亭雅集也成了士林传说的逸事掌故。这方兰亭砚便是在砚上刻有兰亭修禊的诸般情景精雕细作。砚制成后实在让卢祖安感叹了一回。若不是要拿来当礼物给儿子定亲怕是又要二话不说就抢走了。
除了这兰亭砚卢鸿又让奚老大制了一批书简、锦囊、松月、山居等等花式砚文气十足自然精美专门准备用来讨好老婆大人的长辈亲朋以及闺中姐妹的。
这荥阳素有“东都襟带三秦咽喉”之称所谓“群峰峙其南邙岭横其北东拥京襄城西跨虎牢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且北据鸿沟荥口为当代水运机枢四通八达经济繁荣自汉以降即称为“天下名都”。
卢鸿一行紧赶慢赶数日之后才到了荥阳城内。只见这荥阳城甚是繁华人流不息比之范阳更有不同。
早有家人先行到郑府通报。待到一行人到得郑府迎了进来卢鸿叔父和郑桓寒喧数句卢鸿这才拜见了自己这位准丈人。
郑桓五十多岁年纪身量不高甚是富态面色白晰却生得一幅好须髯言语温和自有一番风度。郑桓自己未曾出仕两个儿子却都谋了仕途平时不在身边。只是此次因卢鸿来行纳彩之礼郑柔为郑桓收养便是家中女儿因此两个哥哥也都告假回来其中自然便有卢鸿的姐夫郑昭道。
此时两位大舅哥都在堂上卢鸿自然也要一一拜见。那郑昭道不必说了二舅哥名叫郑昭德前几年时中了科举现下在洛阳任个闲职。郑昭道、郑昭德见了卢鸿都颇为亲热只是当着郑桓不便叙话只说了几句客气话便各自站在郑桓身后听郑桓与卢鸿叔父商议纳彩之事。
两人商量了几句郑桓便说:“今日听得你们要来内子颇是欢喜。昭道你便引了卢鸿去后堂拜见你母亲吧也免得她抱怨我截着人不放。”
郑昭道应了一声。卢鸿便说一声告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