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块黄腊以一比一的比例制成一件要做物品的模型出来。这腊质地极软自然可以随意雕刻精细工整。待腊制模型做成了再无可修改之处便将泥水一层层浇于其上达到足够厚度干了以后就形成了一个外部泥裹内实腊胎的模型了。
然后再将这模型加热到一定温度那腊一旦过热立时便会融化成液体自事先预备的孔洞之中流出;而外面的一层泥壳则不会变化腊胎流尽自然形成一个中空的泥制模具了。
最后将熔化的铜汁注入其中待铜汁冷却凝结便可以打破泥范将成品取出了。
卢鸿现在做的便是第一步将一块事先备好的黄腊先修整成需要的圆镜外形然后按照自己想法慢慢雕刻起来。这一步直接关系到制成品的成败故卢鸿一点也不敢大意粗坯制成之后反复端详修改感觉再无败漏之处后定型直到半夜时方才完工。
做完腊胎卢鸿伸个懒腰也是觉得有些疲倦了。只是时间紧迫也不敢偷懒便将六子事先准备的泥水拎来一点点浇在腊胎上凝成泥范。
浇得两层之后卢鸿便将一旁的六子喊过来示范一下如何浇那泥水由六子在这边一层层浇着自己却是去准备溶化铜汁。
中国古代铜镜各个时期铜与、锡、铅的合金比例各不相同。《周礼.考工记》记载制造青铜镜的青铜中铜锡比例应该为1/1。事实上真正的战国铜镜中锡含量虽然确实比较高但一般是达不到一半的。
卢鸿先是将黄铜与其他金属按比例准备好投入一个小陶锅中将其加热熔化。若是专业制假的人做东西事先自然要将腊胎体积计算清楚换算后再行熔化合金。此时卢鸿也不管那些按自己眼力用料略多些也不怕只要比例不差浪费些也无所谓了。
一直忙到快五更时那陶范已经成型陶锅中的合金已经熔成液体。屋内温度颇高融化合金时还要不停搅拌卢鸿与六子均是满头大汗。两人小心翼翼地将那陶范放置在火旁烘烤。范中腊胎不久就尽熔为腊汁自下方一个事先留出的小孔中如线般流了出来。待其中腊胎流得净尽卢鸿便将这泥范固定安稳用一个铁钳夹了小陶锅将那其中的青铜合金汁液慢慢地注入到泥范中去。
等浇铸完毕看看已经无事可做只能等那铜镜冷却后再见分晓。卢鸿这才收拾一下由六子驾了马车再送他回郑家藏书楼爬将进去叫开门进屋继续扮他敏而好学的卢公子形象。不久之后天已大亮闻得门外有僮子来收拾昨晚的食盒并放下新的早饭不由一笑感觉颇为有趣。
当天白天卢鸿继续补觉不提。却遣那洗砚看二童子不在得机出去往那郑桓家走了一遭打个马虎眼就说自己这些日子要勤苦攻读无暇回府看望也请府上诸人放心无需挂念云云。
待回来时那洗砚便大摇大摆地从正门而入进来敲开卢鸿读书小屋拎来了满满一篮子郑夫人、卢秀儿并郑柔准备的吃食等物。卢鸿看了一眼就继续睡去篮中美食倒大半便宜了洗砚。
当天晚上六子照方抓药将卢鸿接了出来二人赶到租下的小院继续那制假大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