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贩子在唐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八章 钰溪酒与惠山泉(2/2)
。若说言辩你却是败军之将也来言勇么?”

    6蒙脸上恨意一闪而过只是冷笑着说:“当年不过笑谈余事谈何胜败!只是此次本乃经学之会三醉老人却身着道袍而来如此不伦不类难道阁下竟然身入道教了么?”

    崔三醉摇摇头说:“老夫身上这道袍是老聃的道袍不是道教的道袍。倒是闻说你6大先生身在京师每与佛门高弟谈空说有却为什么不着件袈裟过来?”说罢对童子说:“僧哥快拿个蒲团过来请咱们6大先生坐下修行。”

    6蒙也不客气在蒲团上坐下笑着说:“:那佛家之说博大精深慈悲为怀与我儒家仁义本有相通之意有何谈不得的?却是闻说三醉老人素来不喜佛学为何身边童子倒要叫做僧哥呢?”

    崔三醉嘿嘿笑了说:“咱们那地方小孩若要好拉扯便要起个贱名才好或叫狗子或叫石头。这孩子从小不实老夫便替他起了个最好拉扯的名字的省得长不大。”

    6蒙一时语塞随即又说:“此次范阳经会海内诸家云集。6某不才也在受邀讲经之列。到那经坛之上免不了要与三醉老人你再舌战一场到得那时或胜或负我二人再见分晓。”

    崔三醉哈哈大笑说道:“看来当年之败6大先生总是块垒在心挥之不去啊。只是我这人啊却有个毛病不喜和死缠乱打的人交锋。胜便胜了败便败了总是输阵不输口有什么意思?那小小虚名就这般为6大先生看重不成?”

    6蒙眼中光芒闪动嘿嘿冷笑说:“孰是孰非总要说个清楚明白才是。三醉老人若作那逃兵之行高悬免战牌6蒙自然也不会苦苦相逼。”说罢起身说:“话已至此来日再见。告辞!”略一拱手径自去了对郑家三老及卢鸿竟是未曾理会。

    崔三醉不以为意呵呵饮酒。卢鸿感觉好奇追问几句这三醉老人才说了个大概出来。

    原来这6蒙本系广陵人士只是幼时即随父迁至京师。6蒙自小家境就好风度不凡更兼聪明过人一直有神童之誉。长大之后娶了一位官宦人家的女子为妻便步入仕途可说一帆风顺。只是后来因为隋末之乱国家动荡6蒙因事去官。为着寻机复用6蒙便日日奔走于新贵高官门庭以为自荐。他口才出众人物不凡也有些名声心思颇高。

    只是有一次崔三醉因事到长安去看一个老朋友偶然在酒会上遇见6蒙。这崔三醉本来就讨厌酒会上互相吹捧的气氛见6蒙夸夸其谈做姿弄态心下厌恶出言讥讽。6蒙当时不知崔三醉的身份又见他貌不惊人衣服随便又是生面孔便回语还击更出言挑战。

    二人便在席上唇枪舌剑辩了起来。那崔三醉本是以辩为名以辩为乐攻势凌厉剑走偏锋几个难题下来6蒙便觉不敌。崔三醉嘴上更不饶人步步紧逼不留情面最终6蒙竟至逃席而去。事后再打听才知道崔三醉是何许人也只好偃旗息鼓托朋友寻个差事安静了老长一段时间。虽然此事6蒙引为奇耻大辱但博陵崔家何等地位崔三醉何等身份他又怎敢有报复之心?

    众人听了均觉得这6蒙虽然貌似贤良实则小肚鸡肠适才见他傲然无礼的样子真不知怎么也混成了名宿混到讲经的队伍里来了。

    原来李唐平定天下文风日盛。6蒙毕竟有几分才学在长安渐渐混得风生水起受到一些权贵赏识。尤其他因往日之耻于辩论之术很下了些功夫平日与佛、道诸家每每经辩表现不俗更在平常百姓及普通士子中有了相当大的名气。因此此次范阳经会便也邀请了他。

    6蒙才到范阳卢氏别院就知道了崔三醉居然也来参加经会了。此时6蒙自视身价倍增较之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而各大世家则受到了朝庭打压。就在今年春天吏部尚书高士廉等撰《氏族志》成将天下姓氏分为九等而黄门侍郎崔民幹为第一。《氏族志》呈上后受到了当今天子李世民的斥责。于是重新编定以皇族为外戚次之降崔民幹为第三各大世家均各降等。虽然此事并未尽得世人认可但6蒙看来世族地位已然是大不如前。以自己目前的成就那崔三醉是不足为惧了。

    因此他打听得崔三醉的房间便直接赶来下挑战书。心中打算就是要借此经会之机在天下人面前力挫崔三醉一雪前耻。至于屋中郑家三老并卢鸿等人本自不识想来与崔三醉相近之人是敌非友自然就不加理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