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贩子在唐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二章 经会成了经辩(2/2)
口讲经声音清朗出场便使坛下各青年学子大生好感。

    今天6蒙所讲似乎便是专门要针对崔三醉而来乃是《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蒙国人。《庄子》一书后世或称为《南华经》其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更兼想象奇特变化无端。但《庄子》一书虽然文采飞扬颇受后人推崇但习经之人重视程度却稍有不及。即便是在道学颇受推荐的唐朝也不象《老子》一般研习广泛。此次6蒙专捡《庄子》来讲乃是有他的打算。

    6蒙存了与崔三醉一争的心思自然就要在崔三醉最要反驳激烈的《孟子》、《庄子》二者中择一讲题。6蒙心下清楚自己虽然近来名声颇著但多是与佛道中人竞辩得来的。要说口上功夫尚可真正的经学底子是比不过这些老学究的。若与崔三醉对辩《孟子》心中觉得不是很有底选择《庄子》则有利得多。

    《庄子》一文中的虚无思想对佛、道二教影响颇大佛门禅宗思想便受其影响颇深。6蒙日与佛道中人辩论体会之深也自有过人之处。虽然在经会上讲《庄子》似乎有些走题但世人向以老庄并称。目前朝庭很重视《老子》一书经会上也常讲。自己订题为《庄子》也算是说得过去。

    此时6蒙白衣飘飘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手持玉拂尘立身经坛从容讲来将那《庄子》中“无为”、“齐物”、“逍遥”等观点一一述明。虽然似与传统儒家观念有所冲突但他言语生动想象丰富气象颇有过人之处坛下学子也听得如痴如醉极为投入。

    崔三醉也不着急手中拿着一只小坛内中满是美酒。在座上闭目不语似是对6蒙讲些什么毫不在意。只是他不时将小坛取过也不用杯便在坛中轻饮美酒悠然自得。

    待得6蒙讲解《庄子》告一段落崔三醉仍是闭目不语。此时场中诸人或不精于《庄子》或惊于6蒙讲解之意一时无人上坛相辩。那6蒙却是站在坛上只把眼睛瞅定了崔三醉。

    崔三醉又是抿了一口酒见6蒙按捺不住似要出言相挑之时便“哈哈”一笑起身说道:“不想今日经学之会还有把这庄子拿来说事的。本来不想理会与你只是怕后生晚辈将这等大言炎炎之辈当了真修耽误了人家学生。只得教你个乖免得你再去蒙人。”说罢持了酒坛飘然登坛。

    此时坛上二人可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见这6蒙仪表雅秀长髯飘洒一袭白衣手持玉拂尘声音清越真有一份飘然出世的气质;那崔三醉貌不惊人几茎短须破旧道袍手拎酒坛嘻笑自若更有几分游戏风尘之色。

    崔三醉上得坛来也不废话直接便与6蒙短兵相接出言对讦就刚才6蒙所讲《庄子》对辩起来。

    他二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辩术极精这一交手顿时另众人大开眼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