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上坛所讲定然是其与三老所倡气学之说。待听得明白卢鸿要讲《老子》略略都有些惊讶。但有一个人却是颇为兴奋便是这几天日日上台言辩的崔三醉。
在博陵草堂时卢鸿就对崔三醉说此次经论有那精研《老子》的新说远胜于他。崔三醉于《老子》最是倾心研究得自然也是最为深入。闻说有敢称胜过自己的新说出台一时争胜之心大起加之卢鸿以酒相诱又颇喜卢鸿为人这才欣然出山。
只是这几日众人先后登坛并没有人讲《老子》。崔三醉天天辩得淋漓痛快心中适意心想那日卢鸿所说估计不过是激自己出山之言因此就也淡了。不想今日见讲《老子》之人竟然是卢鸿这小子一时心中颇为兴奋。
卢鸿虽然年纪不大但这小子行事言语绝对不是个轻易大言之人。于学业上如果不是有足够的把握想来他也不敢在这范阳经会上当着天下人之面大放厥词。尤其是这几日崔三醉天天难表现足以让任何讲经之人捏一把冷汗。这种情况下卢鸿讲《老子》明显是要与崔三醉作一交锋想来心中定是有所依仗。
果然卢鸿登坛之后所解的《老子》让坛下所有人包括崔三醉都大吃一惊。
如果是后世之人听了卢鸿新解的《老子》定然清清楚楚。卢鸿这家伙却是把后世的“辩证法”搬将出来了。
《老子》中所述学说并不是十分具体的。很多概念及叙述都相当隐晦。如何理解其中深意给后人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卢鸿在前世记忆中于《老子》也下过功夫但理解得总是比较肤浅。此次研习《老子》时有了更多的经学底子又将心中学识纵横排照便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今日登坛讲的自然就是此说了。
众人听卢鸿一一将《老子》中的词句以一种自己从未想象过的理论解释出来。
《老子》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辩证思想。而卢鸿的解释也确实是有其独到之处。如《老子》中讲到有无对立之时言道:“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所谓“同出而异名”者历来只将其解作“有无相生”并未做进一步探讨。卢鸿将这“同出而异名”直接解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以此引申出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来。
事实上卢鸿此时所述已经出了纯粹的《老子》内容足可称为一种新说。但他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地位影响抛开当前经典另立新说不仅难为众人接受更容易给视为歪理邪说受到抨击。以此方法托古人立自家新说虽然有欺世之嫌但却要容易被人接受得多了。
以此推之其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说的便是事物展的规律“玄之又玄”即所谓“否定之否定”“螺旋式展”。
接下来卢鸿又将矛盾、展、绝对相对等等理论一一述明台下众人听说均觉得卢鸿所解《老子》均是前人所未曾到处。虽然没有先贤论述以为佐证但却自成一家另人信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