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这几个卖书的点子也都是非常简单的但却极为实用。
第一是奚家印书坊自己不建销售网点直接选择几家书坊为代理进行销售。此举一来可以最快的铺开网络节约成本。二是可以摆脱谋利之名把求利的黑锅让这几家代理来背。当然选择代理的装标、签约、保密、结算等密诀卢鸿只是简单一提全由奚老大自行领会。
第二是将书分为精制和普通两种。其中免费提供给卢家的一部分书籍内容和其他的并无分别但封面却略有不同。
虽然书是活字印刷的但封面由于题字是孔颖达的手迹因此依然采用了雕版印刷。卢鸿这里玩了个小花样专门挑了几百册出来使用了红黑两色的套色印刷。封面上套印了一树梅花树干为黑色梅花为红色颇为新奇。
虽然套印这技术成本并不算高但此时绝对要算是尖端技术。这些书卢鸿就是打算做成礼品书的其中五百套提供给卢府除了自家留存外还有少量作为赠品赠送给了各大世家和权要等。其余一百册则是偷偷印的卢鸿要奚老大外面套了精制锦盒暂不给售书坊留做奇货可居。
代理书坊的点子奚老大自然一眼就看出好处并且马上就执行了手中几千套书以一个相当高的价格一次性被几家书坊联手买断。但卢鸿说的礼品书他却不觉得有太多的好处。在他看来这些书就算是价格能略高些估计也卖不出太好的价钱来。但过了不久各代理书坊就都找上门来提出以高价收购红色印花的精制书。
此时正值年关将近卢家的《范阳经辩录》成了各世家以及高门馈赠的最佳礼物。只是那种精制印花的经辩录只有卢家亲赠才能得到数量颇少寻常哪能得见。若是市场上常见的普通经辩录又显不出贵重来。因此到书坊中出高价收购精制书的不在少数。各书坊便纷纷来找奚家书坊愿意花大代价要奚家设法给弄点精制书出来。
此时奚老大才不得不佩服卢鸿的先见之明更是按了卢鸿说的绝不肯正大光明一次把精制书拿出来。每次都是故做为难半天才遮遮掩掩地拿出几部找了无数说词还要对方保密私卖等等。价格直高了普通书十倍还不止还赚得各代理书坊老板感激不已。
其实书坊老板自然也没吃亏这些书被他们转手以更高的价格卖了出去依然没能满足需求。这部分书籍因为数量极少又有多方面的价值后来成为了收藏界的最爱。界内均以“红印花”称之被后世藏者视为极品。
书也印好了年关已近郑家三老并崔三醉也要分别返回家中。
经会之后除了孔颖达次日便启程回返、郑家除三老外的诸人也在三日后离开之外其他几位都暂时留驻几日主要就是要整理点校经辩录。
再过几日辽西段荣暄和青州黄升完成自己的经义点校后也先后告辞。但郑家三老和崔三醉却是一直留了下来日日相聚饮酒辩经颇有些乐不思蜀。
那崔三醉本是言道不复言辩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