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贩子在唐朝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十章 何方高人
    承庆等几个世家中人对此事当然更为关心。本来是顺利缘何突生变故众人都是大伤脑筋。各家这一段都加大了活动力度从传来的消息看李世民改变主意应该是近一两天的事甚至如房玄龄、马周等人均不知情。在朝上宣布仍行推举旧法的当天房玄龄被召入宫与李世民议事到很晚才回家;第二天的政事堂会议上风向大变。房玄龄提出为应对推举官吏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在继续采用旧有方法的同时每个推举上来的官吏都要由吏部组织为期两个月的上任之前训导以保证处理政务的能力。如果现其经过培训后仍无法达到要求的不仅要给予斥退还要对推举人员给予惩罚。

    这个消息一传来各世家中人均感觉不妙。真若如此计行事不仅改变不了世家受打压的局面而且以后更是难以翻身了。就算是地方推举上来的世家子弟朝庭依然可以培训中表现不佳等理由给予斥退。那最后的阵地也是大受威胁了。

    因为目前此议还是政事堂中圣上与宰相正在商议未曾在朝堂上公开因此各世家也不便立时上折反对。但如何应对这一局面众人都是束手无策。因此卢承庆不得已才不顾风险将卢鸿接过府来商议。

    卢鸿听卢承庆一脸沉重地说完之后一时也陷入深思。朝庭这一招下手确实又准又狠。既堵住了推举人员莠不齐的漏洞保证了官吏地质量又可以借此打压世家可谓一石双鸟。尤其卢鸿这有后世记忆中人更明白朝庭这做法类似于干部上岗前培训不仅可以借此考察人员还可以大肆洗脑。虽然世家中人。对于家族都是忠心不二。但经过这样的培训后。难免对朝庭。有更高的忠诚度。长此以往也难说便不会一心投向朝庭。

    卢鸿反复推敲自己策划的这招釜底抽薪之计虽然不敢说天衣无缝但若说有人能从蛛丝马迹中便推断出世家目的所在也实在另人难以相信。卢鸿宁愿认为是有人误打误撞地说出了这个么主意偶然被李世民采纳了。但是这样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事关大局不得不谨慎行事。

    卢鸿想了片刻问卢承庆道:“不知叔父可设法获知究竟是何人能够说动圣上改变主意推行这任前训导之法的?”

    卢承庆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众世家对此也颇为好奇但诸多耳目均一无所知。只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应该不是房玄龄、马周等朝中要员。圣上改变主意。不过短短一两天。这几天中接见地人员均被我们一一排除。若非是圣上自己圣断便只能是他身边之人。或为侍随或为亲眷等。但这也只是估计无法完全确定。”

    卢鸿又寻思片刻又问道:“叔父可知太子与魏王分别持何态度?”

    卢承庆苦恼地说:“太子对此事竟然是毫不过问。你那老师孔老夫子奉命修书不再担任太子右庶子;原左庶子于志宁又因丁忧去职少了此二人约束太子便如脱了缰地野马一般哪里还有心思管顾政事?魏王地态度则是比较暧昧一直未表明偏向何方。只是据报其实魏王也是偏向新任权贵他手下不少人都与这些权贵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只不过因为此事确实有些棘手为着名声他不便公开出头罢了。”

    卢鸿又问道:“那训导此事有无可能是魏王的主意?”

    卢承庆想了想不太肯定地说:“这事却难以断定。不过据消息来看当时那两日魏王为了躲上门游说的人们一直在城外别墅中未曾回城更没有见过圣上。这件事似与其无干。”

    停顿了一下卢承庆说:“卢鸿你如此关心魏王莫不成是想从魏王身上下手有所策划么?”

    卢鸿点点头说:“如果此事是圣上的主意只怕我们就很难再有回天之力了;如若不是而是某个身边的人出的点子那么我们说动魏王力持废除推举、倡行科举之议尚有一线希望。”

    卢承庆皱眉说:“虽然此计听来甚妙但那魏王本来就倾向于权贵一方如何能按我们地思路赞成废除推举之法?”

    卢鸿说:“此事自然没有万全之法。不过据孔师言道明日魏王会代表朝庭到孔府上来亲自观看小侄演示格物试验。届时小侄看有无可能说动于他吧。”

    卢承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