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贩子在唐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章 何方高人(2/2)
连忙摇头说:“此事却是不可。本来你力拒

    揽虽于你有不利处也树立起然之态。若再投前功尽弃更易为人说成摇摆反复绝不可行。”

    卢鸿笑着说:“叔父放心无论如何小侄不会以投靠的方式去说服他的。只是叔父还要做一些其他准备。”

    二人在书房中直商议到深夜才分别休息。第二日一早卢鸿便又悄悄地坐车回到了孔颖达府上准备迎接魏王亲临观摹格物试验一事。

    次日一早孔颖达府上便开始忙碌起来。审书小组关于刊行《格物论》全卷的奏折上奏后朝庭极为重视。因此派了魏王及黄门侍郎刘亲至孔颖达府上着卢鸿当场演示格物实验之法。若确有价值则必不遗余力光大其学。

    因着孔颖达府上并不宽广因此这场试验演示便直接在院中进行的。好在魏王为人甚是随和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架子见到孔颖达、颜师古时居然以弟子礼相见让审书小组中人都极有好感。

    魏王也未多说废话只代表李世民对审书小组近期取得的成绩做了表扬然后孔颖达又简单说了几句谢过圣上及魏王卢鸿便粉墨登场了。

    卢鸿演示的这几个小试验小组中人都已经见过而且大都亲手实践过自然觉得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但李泰、刘等人虽然有所耳闻亲眼目睹还是第一次。尤其当魏王与刘在卢鸿地指导下自己动手重复了其中几个小试验并听着卢鸿以他那一套经学理论以为解释地时候只觉得大开眼界。魏王与刘称赞不已连道匪夷所思将深奥义理以如此简单手段演示明白实为经学开一新天地功莫大焉。自己二人定要如实上禀朝庭为卢鸿及小组中人请功并请示尽快按照奏折所言刊行《格物论》筹建格物学。

    诸事已毕孔颖达便请魏王及刘到会客堂中小坐。诸人便都自行继续修订经义卢鸿陪侍在孔颖达身后。魏王见孔颖达手持一把折扇正面绘的是几笔山水背面则是古隶大字“清风”不由称赞道:“孔老夫子手中便是现下士子最为喜爱的折扇吧?现下若说咱们审书小组虽然没有多地俸禄却最是让人眼热的地方。不说别的一人一把扇子就足以让人口水流三尺了。”

    孔颖达一听呵呵笑道:“魏王殿下说笑了。说来都是卢鸿闹的。我这个不成器弟子却有些小聪明就是不大用在正途上。幸好所为倒也都是士林雅事不至于见笑于方家。魏王素爱文学诸艺皆精这些东西便入不得法眼。”

    李泰听了笑着说:“孔大人何需过谦。卢鸿若还不成器天下哪还有人了。若说本王倒确实很喜欢这扇子。不知卢公子可肯割爱雅赠一件。”

    卢鸿忙道:“魏王有令敢不从命。小可屋中新制了十数把扇子绘了些山水花鸟只是字尚未题。若魏王殿下不嫌粗陋还请移步慢慢捡选如何?”

    魏王一听大喜道:“若得能卢公子亲题画扇可谓不虚此行了!孔大人、刘大人请稍坐小王不免失礼少陪了。总要劫点东西回去才好。哈哈。”

    卢鸿客房距此不远向后过了角门转了弯便是。小院甚是清洁进了屋内纤尘不染正中悬了一幅篆书对联乃是卢鸿亲手所书:

    绣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映着窗外竹影摇曳清风徐来更增雅致。

    此时卢鸿忙请李泰就坐洗砚奉上茶来。李泰取过茶杯来却是邢州的上好白瓷纯净无暇内中茶汤色作清绿轻缀一口只觉淡淡的茶香萦绕齿间不由长叹一声说:“观室可知主人心。进了卢公子这雅舍便觉得日常所见均是俗人难怪红尘名利难动公子之心了。”

    卢鸿微笑着说:“魏王见笑了。在下性子自来疏淡不过是些闲来意趣。若如魏王府中无论文武岂无豪士俊秀卢鸿这等歪才也只得抹几笔残墨充做雅人罢了。”说罢命洗砚取过数柄新绘的折扇来请李泰过目。

    李泰细看这些扇上所绘山水花鸟与寻常画工所作却颇有不同之处。卢鸿所做画作自然深受后世文人画影响极深讲究笔墨线条全由书法而出笔法墨色均变化多端。画中少加颜色以水墨为主清淡潇洒别具一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