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贩子在唐朝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十九章 雕虫传奇
    鸿所说石鼓文乃是先秦刻石文字刻于十件花岗岩故称石鼓文。每鼓上分别刻有四言诗一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之为“猎碣”。其书法应属于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所谓文。后世一般认为其年代应在周宣王时期或秦时献公、襄公年间。

    由于石鼓文文字较多其书法体势整肃端庄凝重其笔力稳健古朴别具奇彩风神独备故极得后人推崇。如一代大师吴昌硕一生专写石鼓文以此得名。后人称石鼓为“华夏第一古物书家第一法则”其文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可称海内无二。

    看着三人疑惑的眼神卢鸿只得苦笑着说:“此物据传乃周宣时秦国旧物其上所乃是秦国君出猎歌行。虽然旧籍未载但学生曾在一古歌行中闻有此物是以知之。”说罢轻轻诵道:

    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

    谷那律听了也不由叹道:“不想竟是先代古物。怪道看这书法尚应在小篆之前。据言周宣王太史曾整理钟鼎文字著有大篆十五篇史称‘文’。以此观之当与之差近了。”

    孔颖达也点头说:“谷大人所见不差。据老夫观来此文字古意烂然。质朴雄强确有文之风。只是文字非隶非篆难以辩识实为憾事。”

    褚遂良却不以为然说:“石鼓文便怎么地难道就没人认得了么?我敢说卢鸿他便一定认得。”说罢转过头对卢鸿说:“我可替你把牛吹了你认得便认不认得编也要编出来糊弄糊弄。”

    几人听了都不由失笑。卢鸿说:“在下于古篆倒下过些功夫。这石鼓文。虽然不敢说尽识但大致也差不到哪去。”

    三人一听卢鸿说果然是认识的不由大喜。褚遂良急忙将拓片展了又要下人备过上好文房笔墨之物要卢鸿将释文题下来。褚遂良更是嘱咐要卢鸿用心着写自己这一卷拓片可是要精心装裱成轴。永为珍藏地。

    卢鸿也不推辞提起笔来随着拓片徐徐展开一行行将其释文写下。石鼓文本是四言古诗词义古奥;此拓片因是初拓因此品相极精越显得文字光彩照人。卢鸿得见此宝物心中也是喜悦。手下便以真书寸字写释文。书中兼有后世颜体的茁壮笔意。又掺杂几分魏碑的古拙与篆法的中正用笔才写得几字身后三人便同声喝彩。

    此时寸字真书。多承二王风范以秀美端庄为范。今日三人于书道都有见识尤其是褚、谷二家更是侵淫极深见了卢鸿这通真书自然知道他以将篆意化入真书之中。褚遂良这一段时间本就杂演诸家贯穿隶篆此时见了卢鸿用心写的这卷真书更能体会其中化用前人独成风貌的精彩之处。一时浑忘了身外种种心神只浸在一股醇然古韵中如痴如醉。

    直待卢鸿写完最后一个字三人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谷那律便说:“方才见这石鼓文便觉得古朴苍茂只觉上古之人毕竟雄浑大气今人无从比肩。又见了卢鸿你这真书才知道原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万古才气终是相通不绝。从此以后只怕天下真书风气要为之一变了。”

    褚遂良也点头道:“谷兄所言不错。卢鸿此书自成一家但有识者必言二王之后卢鸿一人而已。此书笔法融合隶篆大气磅礴可为万世真书楷则。以在下之言莫不如便不以卢体相称直称为‘楷体’便是。”

    孔颖达听了也连连点头。卢鸿只是目瞪口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释文之后卢鸿又加上几行小字行书另加款跋。之后取过自己的两方姓名章来一一印。然后又取过一方引并两方闲章分别择地盖上。几方朱红印章一加更显得整件书卷精神勃勃别有神彩。

    褚遂良见了又是啧啧称赞。卢鸿每件书法之后都要加款识并押上印章此法已经渐渐流行开来。只是今日卢鸿为着配合此件作品的风格特地挑选了几方古朴残破地印章使得全篇风格更为协调。

    褚遂良端详良久又问卢鸿说:“卢鸿你这印押却是奇怪怎么便如同千百年地古玺一般残破不堪与这石鼓文拓倒是相得益彰。究竟是怎么得来地快拿来我看看。”

    卢鸿一笑将几方章拿过来请褚遂良等人过目。褚遂良拿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