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朝中诸位大人都在传说几件大事。
一是前时有关推举朝议争议一事终于尘埃落定。就在昨天上喻已经下达今年推举仍按旧例且推举官吏经训导合格后方可就任;明年推举之数例行酌减而科举取士数量增加。同时科举取士上任前亦须经训导合格方可就任。
此议据说是在魏王殿下一力强挺下最终获得圣上同意的。究竟魏王为何如此看重科举不惜冒着得罪诸权贵及世家的风险力倡此议众人皆议论纷纷不得而知。据有消息灵通人士说因此议魏王与皇族中几位皇子、公主等也颇有争执最后竟至不欢而散。但天下寒门士子却因此对魏王大为推崇视之为皇族中最重文化之人。更有人称其远见卓识深得民心声望因此更有高涨之势。
二是经过算学竞赛之后算学大受朝庭重视。朝庭恩例将此次算学竞赛中表现优秀的几名选手直接拔解其他人也可直入国子监。而此次取得冠军的太极书院队更得殊荣其数学院的两名讲学被国子监聘为算学博士助教而朝庭也派国子监中官员亲驻太极书院数学院督促学业以为光耀。算学本为科举取士中一科此次朝庭加倍推重又将其定为出仕前训导的必修课程。因此本已因为算学竞赛一事而广为流行的新算学更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传遍了大唐的各大郡县。天下文人。一时以精于算学为荣各类算学馆、数学堂之类私人学会性质地研究机构一时纷纷出现。
三是针对书院大量涌现的现状朝庭颁布了一系列书院管理办法。先便是私人成立书院者其相关情况及山长人选盖须由本地郡守批准并上报礼部以备察考;此外所用经书必须使用朝庭钦定的《五经正本》不得私相传授。朝庭正在审编《五经正义》定版。待出版后。以此为教学定案。此外朝庭还要定期派出巡察人员。对各书院的师资、生员、教学等情况进行察防凡现有不讲正义、不徇礼法等行径者一律严惩不怠。
此外还有一件不算大事的新鲜事便是当朝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的褚遂良褚大人这几日不知怎么竟然得了魔碍日日在家磨石头动刀子。据说夜夜不眠只闻其室内吱嘎乱响时不时还要出几声狂笑。据有那见到本人的说褚大人现下两眼直时时自言自语若有所思。前些天太宗皇帝召见之时急匆匆赶来的褚大人浑身石粉两手伤痕累累。目光呆滞。把太宗皇帝吓了一大跳。后来闻说是跟从范阳地卢鸿公子习练“转刻”之法据说要拿着石头转来转去刻出文字。便如那巫师做法一般。因此听说很是受了太宗皇帝地训斥只是后来见褚大人所习“转刻”也是上古所传、书艺之余才怜他痴迷书艺未深加追究。
褚遂良本有书痴之名行事不拘常礼因此名声多少有些怪异。加之他深受太宗恩宠平常也不太注意与人交善此次当然说起他这笑话来众人便加倍地添油加醋。这个说见到太宗怒气如雷斥责声直达宫外;那个便说褚大人被骂得面如土色磕头如捣蒜将御书房地金砖都磕碎了四块。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以上事情都是孔颖达有意无意之间透露给卢鸿的。自那次赏月醉酒之后师徒之间的感情较之往日更多了一份亲密。虽然双方都未形之与口便行事之间却均觉得出来。而在说道对书院的一些办法时孔颖达也隐隐地表示了一些忧虑。在他看来虽然朝庭对书院有所规范也是必要但批准、巡察等法几乎将书院当成了官办的一般只怕管得过死并不是一件好事。
前边魏王力推科举的表现卢鸿是心知肚明。响鼓不用重捶上次自己略一提醒魏王自然明白靠这些权贵助自己登基那是想也不用想的。世家又不用指望当今之计唯有全力争取寒门学子地支持。魏王本就受圣上看重许得纳士建馆颇受学士推爱。只要借此次大开科举之门的机会争取在其中中占得一个有利位置那时天下寒门学子还不尽出魏王府门下。十年二十年后朝堂之上尽皆由科举门生把持时魏王实力大增自然便可以有所作为了。
但后两条消息实在另卢鸿心惊。表面看来朝庭看重算学又对算学赛中胜出的太极书院多有好处。但其背面怕不是这么简单。就不说审核巡察等事单说朝庭派人下驻书院表面看给书院镀了金色其实很明显是要加强控制。不知是何方高人居然针对书院展想出了这样一个主意来。
至于关于褚大人的种种传说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