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自己将天下的利益都归于自己将天下的祸患的无道君主是天下亡沦。百姓受苦的根源。
在对比完后。隆、罗友指出。古时是将天下看成是主将君主看作是客凡是君主一世所经营地都是为了天下人。而古今许多无道君主都是将自己看作主将天下看作是客凡是天下没有一地能够得到安宁的正是在于为他自己。因而当他未得到天下时。使天下的人民肝脑涂地使天下的子女离散以增多自己一个人的产业对此并不感到悲惨还说:“我本来就是为子孙创业呀。”当他已得到天下后就敲诈剥夺天下人的骨髓离散天下人的子女以供奉自己一人的荒淫享乐。把这视作理所当然。并说“这些都是我应该享受地。”
在最后郝隆、罗友更猛烈地指出古时候天下地人都爱戴他们的君主。把他比作父亲拟作青天实在是不算过分。如今天下的人都怨恨无道君主将他看成仇敌一样称他为“独夫暴君”本来这就是他应该得到地结果。但许多不明事理的人死守旧义认为君臣间的关系存在于天地之间难以逃脱甚至像夏桀、殷纣那样残暴竟还说商汤、周武王不应杀他们而编造流传伯夷、叔齐的无从查考之事把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死看成与老鼠的死没有两样。天地如此大不去爱千千万万的百姓却只偏爱君主的一人一姓!所以说周文王、周武王是圣人先知孟子的话是先知的言论。
许多无道君主想凭着一个空名禁止别人窥测君位试图保住天下这份产业把它当成私有财产永远传下去。既然你将天下看作私人财产产业去肆意剥夺天下人的财产那么再去防止旁人来夺取你的私人财产简直就是可笑了。不管无道君主用绳捆紧用锁加固但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并不可能战胜天下众多的“强盗”。远的不过几代近的就在自身他们天下的崩溃子孙的绝嗣而随之而来的又是天下的纷乱百姓的苦难。再经过一段动乱终于有新的君主得到了天下这个财产又开始新的一轮轮回。
隆、罗友的文章给原本就混乱的争论狠狠地浇上了桶油这火噗噗地冒得更高了。一时自称为保君派的旧派名士和号称保民派的新派名士在邸报上斗得不亦乐乎要不是顾及大家都是读书人的身份很有可能会在长安爆一场名士之间的“血拼!”
虽然魏晋名士排斥儒家崇尚自由独立有一种反权势的“古代无政府主义”倾向但是还没有进步到对暴君进行如此猛烈抨击的地步。胡人肆虐天下涂炭的责任和罪过都让大家心里都明白的无道君主给承担了这简直就是把上到前汉后到本朝开国先皇全部拿出来“鞭尸”一遍这怎么不让谨受君臣之礼的名士们恼火呢?要不是新派名士借着先古明君的名义抨击无道暴君、昏君目的只是以求仁君出世晏清天下旧派名士几乎就要和新派名士“火拼”了。
但是几经争论新派名士却暗暗占据了上风了。在曾华数年来的暗中安排中他先“改造”了以车胤、毛穆之、王猛、谢艾、郝隆、罗友等一大批新派名士然后大力扶植他们。不但以车胤、毛穆之、王猛、谢艾等新派人士掌握了北府中枢和地方政权而郝隆、罗友也掌握了舆论导向并在曾华的帮助下掌握了长安大学堂等高等学府和各地中等学堂(初等学堂在教会手里更是不用说了)这里都是培养新一代读书人的摇篮却已经成了郝隆、罗友等风头正冒的新派名士最大的根据地。
成千上万受郝隆、罗友等人思想灌输的各学堂学生不管是已经完成学业的还是正在修学的都被曾华和郝隆、罗友等人联手洗脑了一脑子的民本“新派”思想再加上教会势力越地强大两者一“勾结”旧派名士们无不悲哀地感到除了在屈指可数的邸报上打打嘴巴仗响应自己这一派的人却寥寥无几。学生被“新派”带坏了虽然旧派名士在各学堂也有教学但是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思想政治工作”现在临时磨枪这枪尖也光不了。
对于老百姓这种争论简直就是生在月球上一样除了能看看热闹之外根本没有更大的用处。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在今年怎么奋干活过去年和别人这样就有机会拿到明年正月的授奖了。
加上过了正月马上就要春耕了热情高涨的百姓们在各地官府的组织下开始结成“互助组”准备大范围的区种法。区种法由雍州刺史王猛在雍州试验成功然后推广到雍州全境通过雍州的经验区种法这种精工细作颇费劳力的种植方法正好适用于善于组织“互助组”并有保甲乡三长制为基础的北府地方政权于是在永和九年根据曾华的命令开始在益、梁、秦、并四州开始推广。
而雍州的动作更大刺史王猛请武昌公府令各州囚犯万余和还没有被赎回去的一万五千燕国俘兵人外加当地驻守厢军、府兵和民兵共三万余在泾水上游和渭水中游凿山起堤疏通沟渠以灌溉梯田及盐碱地让安定郡和扶风郡又多了近十万亩好田地。
所以说现在北府的老百姓很忙舆论由观风采访署引领着思想有圣教教会教导着日常工作有各级官府组织着他们除了看看热闹那有工夫去管什么新派和旧派名士的君本和民本之争。
而这场争论的幕后黑手曾华更是忙他先是给相继落成完工的各大学堂题词。长安大学堂的题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霸城的长安武备学堂的题词是“精忠报国”;长安工务学堂的题词是“格物知理”;长安神学堂的题词是“真知值得你用一生去探索也需要你用一生去扬!”;长安农务学堂的题词是“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
得意洋洋地写完这些并不算得上是“好字”题词后曾华在镇北大将军府中召集重臣谋士和将领召开北府永和九年“第一次军政联席会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