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十九章 预备役和给民夫发钱(2/2)
五十三、五十四军是宣武军获得的番号)受李光颜节制直趋考城进逼郓州。”

    “这里”

    李诵的手点在了滑州的位置上道:

    “以李光颜为郓州西面招讨率领忠武四十七军、义成三十九军神策第八军从滑州进军。都畿道(洛阳附近)再调两旅近卫军给他另外昭义四十军兵马使是曹华吧?也归他指挥以牵制魏博、成德。”

    “给乌重胤充足一年用的粮草兵器。”

    “再给洛阳调一军人马做乌重胤和郗士美、曹华的后援能不能做到?”

    李诵朝着李吉甫和6贽问道。6贽道:

    “可以招募乡兵组建团练补充不足。但是加一军的只能从南方调客军劳师远征仅仅作为后备容易生事。只是不加又捉襟见肘需要理个方略出来。”

    李吉甫附和6贽的看法。李吉甫为人慎独却很是尊敬6贽持礼恭敬。李诵见裴土自和武元衡不反对就道:

    “此事记下再议吧。”

    接着李诵有把目光投向了河北道:

    “张茂昭的五十七、五十八军程权的兵马也编成两个军吧。这五个军就算是每军多五千人的加强军也无法同时兼顾成德、魏博和淄青三面。这样让程权渡河张茂昭按兵不动牵制王承宗和田季安。将神策第七军交给李文通率领去加强河东。这样以河东和义武、昭义压迫王承宗让于由页和张茂昭分司其事以河阳、昭义和义成压迫魏博让乌重胤和郗士美姿态高一些减轻张茂昭的压力。朕想王承宗和田季安也不敢名目张胆的对抗朝廷吧?必要时可以从河中、河东向义武调兵。”

    “只是横海和义武不靠程权孤掌难鸣如何是好?”

    李诵旋又陷入了沉思之中。李吉甫道:

    “暂令程权按兵不动引而不吧。横海被卢龙、魏博、淄青包夹程权日子确实难过真要打起来连军饷粮草都供应不上。”

    李诵点点头。又问道:

    “朕如果让刘济出兵攻打王承宗刘济答应的把握有多大?”

    李藩一惊道:

    “陛下不可两面三面作战乃是兵家大忌!”

    武元衡也以为李诵想全面开战忙道:

    “臣估计刘济有七成把握会出兵但是王承宗无罪师出无名魏博就有了正式卷入战争的借口而且这样一来朝廷就是两线作战。在西、南两面朝廷已经投入了十一个军近十四万人月军费将接近三十万缗再加上负责遏制魏博、成德的昭义、河阳、河东、义武、横海作为预备的都畿道、河中、宣歙、山南东道兵马一旦和魏(魏博)赵(成德)开战起码要再投入八到十个军至少十万人这样一个月军费就将达到五十万缗。连上民力的调运军器的损耗只怕一个月的耗费起码在百万缗以上。如果吐蕃、回鹘再趁机入寇陛下臣只怕那时会大河上下皆是烽火。刘济现在对朝廷貌似恭顺那时时局一变谁知他会怎么做?陛下卢龙可是有近十万精兵而且外有契丹可用。请陛下三思。”

    这么干确实悬了些。不过李诵没想要这么干。李诵道:

    “二位相公言之有理不过朕想的不是全面开战而是如果成德、魏博反兵力不足时能不能借用上卢龙兵马。”

    李吉甫道:

    “即使卢龙肯为国家所用一月军费也要多支出十五万缗。还有防备西北大唐承受不起啊陛下。”

    难道要重新扩军吗?李诵的心头挠挠地想。李吉甫在一边一脸肃然显然已经在计算了。兵力和军费始终是影响战争的大问题。见李诵和其他几人正为兵力军费愁一直很安静的裴土自说话了。

    裴土自道:

    “陛下和各位相公不要忘了朝廷还有一支军队可以用。这支军队多达十几万人而且调用不会削弱边防而且一月所消耗的费用大概只有其他各军的一半。”

    正在紧张运算的李吉甫愕然道:

    “裴相公说笑了满大唐哪里有这样的军队?”

    裴土自笑道:

    “李相莫忘了这支军队还是李相一手所建呢。”

    见众人还是一头雾水裴土自解释道:

    “陛下太子殿下各位相公莫非忘了当年裁汰到各地去修路筑桥整修水利的军士了吗?眼下水利大都整修完毕道路也完成大半这些人里起码可以甄选出四五万人能用。这些军士多是老兵只要稍加整训便能作战。朝廷可以将这些军士重新编制但是不给番号也不上战场只给个团练的名分把他们布置在洛阳附近和河中一带平时半军半民半饷如果用得着再全饷和其他各军同样待遇。不知可行否?”

    见各人都用奇特的眼光看着自己裴土自心里一跳匆忙结束了自己的解释。李诵此时已经可以用心花怒放来形容了如果不是因为太惊世骇俗他很想让太子替自己抱着裴土自亲两口。天才太***天才了这不就是预备役制度么?现代社会里不不论哪个社会里退役的老兵都是国家后备国防力量的最重要部分战时动员的第一选择。自己居然没想到居然没想到啊。李诵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道:

    “裴相公一句话解了朕一月忧啊!”

    其他几人也是纷纷赞扬裴土自。6贽补充道:

    “这样集合其他的团练朝廷起码可以多出十万大军。”

    众人闭塞的思路一下子活跃起来。李诵忽然想到了武元衡刚刚说过的话问道:

    “武相公你刚刚是怎么计算军费的再给朕说说。”

    武元衡不知道李诵为什么突然有这么一问但是仍然把刚刚自己说的话复述了一遍。当李诵听到“??????这样一个月军费就将达到五十万缗。连上民力的调用军器的损耗只怕一个月的耗费起码在百万缗以上??????”时猛地道:

    “有了武卿你再说一遍加上什么一月军费起码在百万缗以上?”

    武元衡重复道:

    “民力的调用军器的损耗。陛下有什么不妥吗?”

    李诵哈哈笑道:

    “武爱卿所说的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朕想到军器损耗会花钱为什么民力调用也会花钱呢?”

    唐朝施行的是租庸调制度百姓对官府有出劳力的义务用民力不用花钱所以李诵这么问。大家也都以为李诵这么问是因为这个李藩轻轻地为皇帝的无知摇摇头道:

    “陛下调用民力太甚这样会耽误生产啊!”

    李诵却追问道:

    “朕不是不知道朕只是好奇为什么朝廷不给民夫钱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