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曹彬都在思索着颍川出身的那几个大才,仔细思量之下目前能招募的就有三人,他们是荀彧、戏志才、胡昭,其他的人不是年幼就是已经出仕,要想找到他们就只能去洛阳了,而且出仕的这几个明显还对大汉抱有期望,很难将他们拉到自己的战车上。
在进入颍川的时候,特别通往郡治所阳翟的路上,有大量的学子匆匆的赶路,见到这种情景,曹彬不禁略有疑惑,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往哪里赶去,当在路边茶摊上打听后才知道,过几天颍川书院将有硕儒荀爽讲解经,难怪这么多的学子纷纷前往。
“这么多人都前往颍川书院,我只需要去那里就可以找到荀彧几人,或许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想到这里曹彬纵马直奔阳翟而去。
不久,曹彬来到颍川书院门前,只见书院并没有高大的围墙,也没有没有烫金的匾额,更没有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有的是低矮的围墙,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正开启着,诸多学子正有序的穿门而入,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曹彬于是下马步行,穿过大门,只见门前一道青石板路,正对着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曹彬近前观看,只见屋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浙浙散开,案前诸多学子正排队近前参拜。于是曹彬也跟着学子们上前点燃三炷香,然后倒地跪拜,起身后随学子穿过旁门,进入后面读书的庭院。只见诸多学子皆是正襟危坐,安静的等待着,于是曹彬正襟做了下来。
没多久,就见一身着黑色衣服的老者缓缓走上前台,见到这个人,曹彬知道他便是荀爽,没想到遁世汉水的他现在竟然在这里讲解经书。台上荀爽缓缓说着,曹彬却在下面思考着自己要找的几个人的资料来。
荀彧,字若,自小被人称作有“王佐之才”,现在因该有十九岁了,这个时候的他思想已经成熟,看他在前面聚精会神的聆听荀爽的演讲,曹彬不禁为如何招纳他而头疼。因为荀氏家族可谓是颍川望族,世代书香门第,在士族之与汝南袁氏有着同样的影响力,都是忠于汉室的家族,想必会看轻曹家吧,不过我可以用孟子“民贵君轻”的言论作为一个突破口。
胡昭,字孔明,后世记载他幼读经史,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典史,工于书法,弱冠之年就以其绝世才华而为世人称道。因厌恶仕途生涯躲避察举而避世,醉心与经史书法。在曹彬的记忆,这个人就是一个谜,曹操曾连续多次派人请他出山入仕,他都推辞了。他的才能或许难以了解,但是从他最出色的弟子司马懿身上就知道他必定不弱于蜀汉丞相诸葛亮,想要招募他也是非常困难的。
倒是戏志才却很好应对,因为他出身庶族,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出身的时代里,更加容易为曹彬所用吧。
还有一个就是郭嘉,现在的郭嘉也就十一二岁吧,想到后世历史上的记载少年时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他喜欢与长者交谈,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常使长者们自愧不如。这个时候的郭嘉应该已经初露头角了。
就在曹彬思量的时间里时间慢慢过去,当曹彬回过神来的时候,荀爽已经离开,众多学子也依次三五成群的讨论者离开了书院。
曹彬见荀彧正往院里走去,便趋歩上前招呼道:“兄长慢走,在下有事相请,不知你是否有时间。”
见到有人询问,荀彧便驻足观看,见曹彬不过十四五岁年纪,便缓声说道:“你是何人?找我何事?”
曹彬见荀彧回话了,便又说:“小弟曹彬,豫州沛国谯县人士,今有一个问题伴随我好久都没明白,今听闻兄长少时便以聪慧而闻名乡里,今又随你叔父学习多年,想必你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哦,那曹操是你何人?”荀彧疑问道。
“那是我兄长。”曹彬以为荀彧似乎比较看重曹操便说道。
岂料荀彧听后淡淡的说道:“那好,说出你的疑问吧。”
见荀彧淡淡的问,曹彬不禁有些失望,看来曹操的名声还是太低啊,不过他转瞬调整情绪说道:“我想请问的是孟子与孔子是否都是圣人?”
荀彧一见曹彬提出的问题这么简单,便随口答道:“孔孟皆为先贤,其学究天人,学术思想惠及后代,岂能不算圣人?”
“那么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那么我想请问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