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曹彬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章 遍访人才(中)(2/2)
长是否同意孟子的话,如果不同意那么请问国与君,君与民,哪个重要。”曹彬接着问道。

    荀彧听后沉默了一会说道:“孟子此言我虽也认同,但君乃一国之根本,没有君就如同天空没有太阳,因此我认为君更重要。”

    见到荀彧果然如此回答,曹彬想了想又问道:“那么请问高祖皇帝定鼎关后为何约法三章,又为何提出‘王者以民人为天’?”

    “高祖初定天下,天下民心动荡,正需要稳定民心,以安天下。”荀彧想了想后说道。

    “那么请问秦何以失天下?”

    “无他,民心尽失。”

    “如此说来,民心要比其他的更重要了?”

    “这……”受了多年忠君思想教育的荀彧沉默了。

    见到荀彧沉默了,曹彬不禁高兴起来,开来这个时候的荀彧还没有完全接受那套忠君的思想,也就是说,只要打开他这个结,就有可能争取到他的支持。

    这是一个声音传来“我来说吧,民贵君轻,然民依附于国,国依附于君,君又依附于民,三者地位同样重要,既不可忽视民心的重要,又不可忽视君的管理,只有两者取其平衡,国才能长久。”

    听到这样的言论,曹彬大吃一惊,这可是领先这个时代好久的思想啊,不知道是谁说的,连忙转身想旁边看去,见一人年约二十许,青衣儒衫,身子单薄,面色略显苍白,旁边一个少年,也就十一二岁,同样显得单薄,从声音上曹彬分辨出是那青衫人说的。

    “不错,我也同意志才兄的说法,现今汉室昏聩,皇帝卖官鬻爵,州郡里灾祸横行,已经到了民心将尽的地步,若不出我所料,不出几年乱世必将来临。”那十一二岁的少年接着说道。

    “奉孝禁言,外人在此岂容你胡言乱语。”荀彧见郭嘉如此说便喝声道。

    郭嘉见荀彧这么小心便不在意的说:“若兄多心了,我观此人必是来招纳你的,并且他似乎知道你那死忠的脾气,所以变着法的想拉你入伙呢。”

    曹彬听闻郭嘉如此说大吃一惊,这郭嘉不愧专攻人心,放在后世整一个心理学家,何况他现在也就是十一二岁,又从何判断出大汉将乱的呢?但愿不是他自己想的,否则就太妖孽了。

    果然看到荀彧听到郭嘉的话说道:“奉孝不要胡说,我现在尚未行冠礼,出仕尚且不能,又怎么会跟随这位小兄弟呢。”说这话的时候明显看出荀彧并不重视曹彬,这让曹彬十分无奈。

    曹彬冲着荀彧一拜说道:“兄长且慢推辞,我们进去说话好吗?”

    于是荀彧带着诸人进入内堂。

    待到诸人都入座之后,曹彬冲着诸人拜说道:“大家或许认为我年幼,但有志不在年高,何况正如奉孝说的,大汉已经日薄西山,乱世即将到来,我想做的就是希望诸位以后能为我兄长效力。”

    那边荀彧见到曹彬也在提到大汉要乱,不由的急道:“你等皆言大汉将乱,又为何不上报国家?却在这里胡言乱语,难道你等皆要作乱?”

    一听荀彧这样说,曹彬就知道他还是心向大汉,便无奈道:“兄长可知,这些年来豪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朝政极端**黑暗,加以自然灾害相继不断,使农民陷于死亡的境地,因此自安帝即位至今七十余年间,造反者几乎接连不断,仅桓帝至今三十四年间就有不下二十余次的叛乱。另外,这些年来,外族蠢蠢欲动,不时有部落侵入我大汉劫掠,因而我断定,一场更大规模甚至是全国性的叛乱将要爆。”

    荀彧听后忙道:“你既知如此,何不上奏朝廷?”

    见荀彧依然如此,旁边戏志才说道:“若,刚才不是说了吗?朝廷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大小官员相继明哲保身,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又怎能上达天听呢?即使我们上表,最后也可能落得妖言惑众被捉拿下狱的下场。”

    听到戏志才这样说,曹彬和郭嘉忙点头附和。

    见大家都这样说,荀彧便起身问道:“那你们可能预知是什么人叛乱吗?我要修书与公达,让他上书陛下造作应对。”

    旁边曹彬听到荀彧这样说,就知道虽然荀彧并未如自己所知道的历史上那样死忠汉室,但是现在他仍然将希望寄托于那个腐朽的朝廷,曹彬知道荀彧不经过失败是不会改变主意的,但是也不能将黄巾起义的事情和盘托出,只是略加提醒的说道:“兄长只需要了解这些年世上有哪个势力展迅便可以了。”

    说完曹彬便起身告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