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明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251 无线电报(2/2)
是成法今天的落后只是偶然地。

    “叶大人此言差矣我朝圣祖、高宗时富甲天下雄于海内自强之道在于修道德、明政刑、用贤能则坚船利炮可为我用他日也当强于西洋”谭钟麟举起茶盏嗖的一声一饮而尽很是惬意。

    “谭大人说得不错圣贤书还是要看”叶枫笑了笑端起茶盏却觉得无比沉重谭钟麟也算是比较重视经世的了可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去考虑问题不革新便是他将所有的新技术都引进来又如何再好的东西也要看使用他地人如何。

    传统文化中对于经义地过度重视以及对技术工商的漠视在农业时代早期是必然地所谓无农不稳粮食和人口决定了农业的重要地位但是随着生产力和商业的展继续打压就是处于统治阶级利益的考虑当这一点成为教条大量的人才淤积在科举上工业技术缺少研究和传承曾经的优势逐渐丧失又缺乏学习的勇气久而久之终于全面落后。

    要想从技术上追赶先要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地位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不然像徐寿、华蘅芳这样的技术人才终归是少数而要改变这一点除了从文化上着手还需改革科举制度恐怕都是传统读书人不愿意接受的。

    就连叶枫宣传的新政也不得不为之妥协实现科考与新式教育、科举选官与民主选官的双轨制。

    “大人无线电报已架设完毕请指示”通讯兵的报告打断了叶枫的沉思他连忙站了起来对谭钟麟道:“谭大人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种电报是不用电线的。”

    “不用电线?”谭钟麟有些愣:“不用电线如何与远处联系?”

    谭钟麟当初想要搞清楚电报是何种东西就不得不了解电、电线、电的传导还有编码知道了这些才能理解电的通断和电报相对来说还容易一点。

    叶枫想要解释却现很困难因为电磁波这玩意不比电流即便是早期的科学家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逐步接受加上看不见、摸不准甚至很难表现也就不容易解释。

    “谭大人这个解释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先看看这东西有什么作用再说”叶枫拉着谭钟麟来到旁边的房间这里已经准备就绪蓄电池层层叠叠堆放在一起连接到报机报机连接着外面树立很高的天线。

    诺贝尔研究中心对无线电的研究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电子管的提前问世也加快了这项技术的实用化进程眼前这台已经是多次改进的产品据说良好条件下的通讯距离可以达到一千公里有效距离一般也就三五百公里。

    “兴华营那边还没有信号么?”叶枫问道。

    “暂时还没有”通讯兵道。

    “那就先给福鼎报就说本官已经抵达温州诸事顺利望福鼎筹措好大军后勤支持有力”叶枫道。

    通讯兵立刻将讯息记录然后翻译成代码由于汉字与西文字母不同数量太过庞大不能用键盘式打孔机直接打孔而是采用数字编码的形式比照电码本进行翻译然后再用数字打孔机打出纸带。

    谭钟麟在一旁仔细观察对于这些程序都不是很理解叶枫只好和他解释:“其实无线电报和早期的电报也差不多通常只能出和识别两个不同的信号汉字有这么多所以就要用这两个符号进行编码一般来说用八位就可以标示出大多数常用的汉字。”

    “哦也就是相当于八卦中的阴阳符”谭钟麟点了点头很快接受了叶枫的解释不过他的下一句话却让叶枫很吃惊:“曾经闻听一种西学中源的说法看来便是如此。”

    叶枫笑了笑:“其实中西方的历史展过程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人类进化……展总是从低级……这样说吧其实中西方都经历了一个展的阶段慢慢才深入了解这个世界的西方的科学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国的哲学也是经验的总结所以大家开始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同样是不多都经历了同样的展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