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秘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章 璇玑?
    二战时期的曰本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神道教是曰本的国教,它的教义信奉万物有灵,只要显示出灵异,任何生物或非生物都可以成为祭祀崇拜的对象,这一点倒和中国的民间迷信差不多。池田中一的祖先是神道教的神主(相当于大祭司),所以他对国家神道有着和普通曰本人不一样的解,曰本国民中信奉神道带来的侵华狂热并没有让他失去智。当然池田中一和曰本的高层人物一样,虽然善于搞阴谋诡计,但对真正的局势并无真知灼见,他之所以没有失去智,对中日战争的结局悲观,所依据的只是他对中国道术的深刻解。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民国成立以后也是连年兵荒马乱,几十年的不安定环境造成了很多化艺术的衰落,其中就包括中国的道术。当时有很多修道界人士东赴曰本,在曰本研究中国的道,池田中一作为神道教颇有名望的教士,有很多的机和这些人交流修道心得,从中窥测到了很多中国的秘术。

    池田中一家传一本上古绝《璇玑》,相传是中国尧时的星官和所作,秦始皇焚坑儒(实际上秦始皇坑杀的绝大多数是方士,并非儒生)时,本来并不焚星历之,只可惜当时的方士研究《璇玑》,得出结论“亡秦者胡也”,秦始皇把“胡”字解为“胡人”,派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北攻胡人,并修筑万里长城防御,没到秦朝并没有亡于北方的胡人,而是亡于他的小儿子秦二世胡亥。李斯后来任丞相后,担心这本牵涉天机,给胡亥的统治带来不利,于是下令焚烧《璇玑》。《璇玑》作为诸子之从此消失。不知什么原因,这本千百年后竟在曰本突然出现,池田中一祖先当时是神道教大祭司,巧取豪夺得到这件孤本后如获至宝。《璇玑》全篇不过百余字,描述的是星占望气,“受命。灾实,逐星,谶占”,能够通人事,知天机,预言未来兴废之事,可以说是千古奇,至于隋唐以后出现的《步天歌》只是这本延伸的一个分支注解,并没有得到这本的精髓。只可惜《璇玑》在中国早已绝灭,只剩下《步天歌》这种星象之。致使后世者无法真正精通星占术,星命逐步成为绝。

    池田中一研究《璇玑》和《步天歌》,从中得到一个让他震惊万分的谶语。那就是曰本虽然号称近日所出。离太阳最近,却在不久地将来被千百个太阳的光焰炙烤,呈现亡国之象。池田中一再结合中国流传已久的谶《**》。深知帝国败局已定。但自己人微言轻,贸然把这样的谶语报告给当局。只怕被当作妖言惑众,顷刻间便有杀身之祸,为求自己在世乱中脱身,他一直急于寻觅中国道教的长生求仙之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几年地颠沛流离终于让他见到了道家秘传的成仙仪式。

    中国的道家早期服药长生,寄希望于服食一些奇花异草,结果虽然收到了一些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但并不能“长生不老”,后来受中医煎煮草药的启发,道士们开始尝试水煮药物,期望能煮出不死灵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