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再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上)(2/2)
空刘助、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的司徒卢毓其实际职权也已被分离。位列九卿之的奉常卿也是名过于实。诸如大司农、廷尉、卫尉、光禄勋、大鸿胪等实权职务都由诸葛亮、张昭、徐庶、蒯越、孙乾等人执掌。

    或许是因为在曹操手下压抑得过久或许是因为大哥看起来过于温和无害或许是因为北伐大胜之后社稷一统已非遥不可及又或是因为诸般因素的综合位高却权虚的“北臣”们再不甘于现状遂以这场“日食”为契机精心设计了一条夺权之计。

    大致地理清了思绪后我将目光投向了大哥。此事关联重大处理起来必须谨慎——臣们未必真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他们的名声颇盛关系极广。若处理稍有不慎便可能会对大哥地名望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更会庐江朝廷的稳定产生莫大的影响以至危害社稷。

    结束了沉思大哥缓缓抬起头对我说道:“三弟辛苦你走一趟即刻请异度、子布、子敬、公佑、子仲、宪和、孝起过府议事。尽量不要惊动人。”

    “恩!”点点头我立即起身离厅而去。

    半个时辰后蒯越、张昭等人相继赶到大将军府。有些出乎意料的是所请的七人中鲁肃、蒯越在我的亲兵造访时居然都衣冠整整似乎预料到大哥会邀他们议事一般。

    “改制只是借口罢了朝争之本其实在权!”在大哥询问蒯越等人关于朝争一事地看法时鲁肃开门见山地说道。

    原来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看透了事情的本质。初听这一结论的其余六人表现却是大相径庭——蒯越、张昭神色微动之后又迅恢复了正常孙乾、简雍四人却是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了诧异。

    这几日里与诸葛亮相似鲁肃、蒯越、张昭三人也没有参与到改制之争中看来他们都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出了些异常不过透彻程度似乎稍有差异。鲁肃是直接抓住了关键蒯、张二人略差一些。

    待诸葛亮将先前的分析再给新到的七人做了描述后他们同样也神情凝重并没有表现得异常激动。

    “权势之争本是朝堂上最寻常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张昭轻捋着颔下长髯沉声说道“若在太平时候权争虽易致内耗倒还无伤社稷根本。但方此社稷沉沦待兴国贼肆虐害民的紧要时刻权争只会祸及大汉社稷的兴复。

    此风断不可长!若不能勒止后患无穷!”

    “张公所言甚是!”鲁肃点了点头“不过虽要勒止却也不可随意……”

    ……

    庐江

    宗正卿许靖深夜拜访司徒府。

    书房中

    “……张子布、蒯异度天下名士才学深厚堪任廷尉、光禄勋之职。但那徐庶、诸葛亮、庞统是何等人?”许靖相貌清癯气度儒雅非凡此刻他表情激动慷慨沉辞地说道“徐庶一介苦囚(徐庶少年时曾因杀人被擒并遭酷刑游市之罚);诸葛亮、庞统年未及而立的黄口孺子学不成名不盛、德不立何以竟能窃居九卿重位?

    欲兴社稷必振朝纲欲振朝纲必正国制。想我朝自高祖以来向以征辟察举取仕方维我大汉社稷4oo余年。徐庶、庞统之徒居然欲行所谓‘试举’之法视祖制祖法为无物丧德至此。

    留此等人在朝只能是社稷之祸?”

    顿了顿许靖诚恳地对司徒卢毓说道:“子家(卢毓)世代忠诚社稷先尊子干公(卢植)更是前朝擎柱。若子干公见朝政败坏如斯恐怕九泉之下也难瞑目。

    改制关乎国体但若无子家恐难成大事。还请三思……”

    卢毓轻捋着颔下髯须在许靖的注视下思索了许久终于点了点头。

    见一直态度难辨的卢毓终于答应参与推动改制之事许靖欣喜不已……

    待许靖离去之后一名中年文士悄然从内间踱出走到卢毓的身旁。

    “许文休权欲迷心恐死期不远……”卢毓轻叹说道。

    “此德非彼德……”中年文士正是户曹尚书崔琰。

    “季珪可知家父当年是如何评价他两位高弟的么?”卢毓摇了摇头回望崔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