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道那送信的人惊讶道:“陈御史不知?这诗是通州府王提学传出来的,一时之间就传颂开了,如今连京城都听说了呢,都说这璇卿写诗果真不同一般。”
陈景书:“……”
王提学你的嘴巴咋就这么欠呢!
只是,如今该怎么和黛玉解释?
等黛玉终于收到陈景书的回信,看了一眼差点给气笑了。
陈景书表示,那句诗是他突然出现在脑海里的,顺手就用了,用完才想起来只有那一句,为怕丢人,就只好推说是别人作的。
黛玉:“……”
这就是你让我背锅的理由?
只是这诗……
“这诗倒是真有几分不同。”
一旁紫鹃看黛玉神色不定了一会儿之后,突然往外走,不由急道:“奶奶做什么去?”
黛玉道:“去看看怎么把这诗给他补上!”
陈景书再次收到黛玉的信件的时候他已经在扬州了,打开信的第一眼就是骄傲。
黛玉超棒哒!
紧接着嘛……
我家夫人真宠我嘿嘿嘿。
一旁的松烟默默扭过头,幸好他们这会儿是住驿馆,否则老爷太太看见自家大爷这点出息得多伤心呀。
第69章
陈景书这会儿确实是住在外头的驿馆里,没有回家去住。
至少在把正事办完之前陈景书不打算回去。
巡视地方若是不打算糊弄差事的话,其实就是个奔波劳累的活儿,扬州治下各县镇陈景书都是打算要去看一看的。
带草社的势力虽然能够让他知道扬州提学没什么问题,但这却不能代表陈景书自己的看法。
有些在旁人看来没有问题的事情,在陈景书看来就是大有问题。
扬州下辖九个县,陈景书是一定要走一走的。
在他办完正事之前恐怕没什么时间待在家里,如此一来,与其回去折腾一番,不如就在驿馆暂住,总归是不能停歇的。
果然,大约是陈景书这一路的作风早已传来扬州了,何况陈景书自己就是扬州人,扬州府衙可谓准备充分,头一天没有盛大的迎接,也没有推杯换盏的盛宴,陈景书只与扬州府衙中相关人员见了面,大家一起在衙内吃了顿饭,之后陈景书带着扬州提学上交的一堆资料回去驿馆。
等到了第二天,扬州的黄提学很自觉的收拾好了来见陈景书了。
却见陈景书也已经收拾停当,在门口见了他还笑道:“黄提学今日真早呀。”
黄提学笑道:“万事赶早不赶晚,早些办正事要紧,不能耽误大人时间嘛。”
陈景一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呀。”
黄提学跟着干笑:“大人那是威名,威名。”
要说起来,陈景书年纪不大,要叫他来巡查,大家心里都是不甚服气的,就算陈景书有六元及第的名声,那也不过是觉得他‘有资格’罢了,有资格和叫各方都服气那是两回事。
之前陈景书在淮安府的时候,淮安提学便是应对稍显懈怠,便被陈景书给记下了。
按理说这不算什么大事,何况陈景书并未与淮安提学有什么严重冲突,大家都只认为陈景书虽然对淮安提学的懈怠不大高兴,却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好好伺候着送他走了就是,再加上后头还有其他地方要去,宁州省各地自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