魇宫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二章 山市蜃景(2/2)
,在他的名蓍《梦溪笔谈》里就有这样的记载:

    “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这就是他在蓬莱所看到的蜃景奇观。

    在明朝陆容的《菽园杂记》中也曾有过相关记载““蜃气楼台之说,出天官书,其来远矣。或以蜃为大蛤,月令所谓雉入大海为蜃是也。或以为蛇所化。海中此物固多有之。然海滨之地,未尝见有楼台之状。惟登州海市,世传道之,疑以为蜃气所致。苏长公海市诗序谓其尝出于春夏,岁晚不复见,公祷于海神之庙,明日见焉。是又以为可祷,则非蜃气矣。”

    其实,“海市蜃楼”只不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光学折射物理现象。现代研究表明:海市蜃楼常在海上、沙漠中产生,它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海市蜃楼”的种类有很多:根据它出现的位置相对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分为上蜃、下蜃和侧蜃;根据它与原物的对称关系,可以分为正蜃、侧蜃、顺蜃和反蜃;而根据颜色又可以分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等。

    它的出现原理,现代科学解释起来其实并不复杂。

    当光线在同一密度的均匀介质内进行的时候,光的速度不变,它以直线的方向前进,可是当光线倾斜地由这一介质进入另一密度不同的介质时,光的速度就会发生改变,进行的方向也发生曲折,这种现象叫做折射。当你用一根直杆倾斜地插入水中时,可以看到杆在水下部分与它露在水上的部分好像折断的一般,这就是光线折射所成的。

    空气本身并不是一个均匀的介质,在一般情况下,它的密度是随高度的增大而递减的,高度越高,大气的密度越小。当光线穿过不同高度的气层时,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引起一些折射,但这种折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所以不会觉得有什么异样。

    在夏季,白昼海水温度比较低,特别是有冷水流经过的海面,水温更低,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比上层空气更冷一些,所以就会出现“下冷上暖”的反常现象。下层空气本来就因气压较高密度较大,现在再加上气温又较上层更低,密度就显得特别大,因此空气层下密上疏的差别异常显著。

    假使在东方海平线下有一艘轮船经过,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它的。如果由于这时空气下密上稀的差异太大了,来自船舶的光线先由密的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的气层,并在上层发生全反射,又折回到下层密的气层中来;经过这样弯曲的线路,最后投入我们的眼中,我们就能看到它的影像了。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方向的,因此我们所看到的轮船映像比实物是抬高了许多,这就出现了所谓的“上现蜃景”。

    说一个最初级、最常见的“蜃景”,相信很多人都曾经亲身遇到过:炎炎夏日里,当我们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时,白花花的太阳光炙烤着路面,只听见风的呼啸和马达的轰鸣,思维似乎停止了。突然,路面前方不远处好像浮现出一滩水,正在我们前方行驶的汽车也好像在水中映出一个清晰的倒影。但随着汽车的行驶,那滩水始终在前方,最后它会慢慢的消失。这是在高速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的光学折射现象。

    曾经,有人还尝试着做过一个人工形成微型“海市蜃楼”的实验。

    在一间不通风的屋子里,把一块长15米宽20厘米的平滑铁片横放在几根用铁管(或用木棍代替)做成的小柱子上,在铁片上撒上薄薄一层沙,做成沙漠型的表面。用深色的纸剪成树和骆驼,贴在一块毛玻璃(乳白色玻璃)上,把玻璃板放在铁片的一端,和铁片垂直,使树和骆驼露在沙层上面。在玻璃板后下方,用一只手电筒向上照射,在铁片的另一端看去,好像树木和骆驼后面衬托着明亮天空一样。然后,用小的煤球炉三只,放在铁片下面来加热(或用一只长型的炭盆,有条件时用长型的电炉加热最为理想)。加热时,要注意铁片各处加热要均匀,特别是靠近毛玻璃一端三分之二的地方。

    这样,当加热一定时间以后,用手靠近沙面,感到很热时,开始沿薄铁片往毛玻璃方向观察。你就能发现在沙面的下方出现了树木和骆驼的清晰倒影,就好像树木和骆驼旁边有湖水时所形成的倒影一样。

    这“海市蜃楼”解释起来并不难。可是,我所知道的五帝庙既不是处在沿海地带,又不是位于沙漠戈壁的腹地,而是处在鲁中山区的丘陵地带。并且周边植被茂密,并没有任何大型的湖泊河流,在古代怎么会“常现奇异蜃景”?而且,这“蜃景”又总是“琼楼玉宇美不胜收”?据我所知,大气或是水面对于光线的折射与反射充满了偶然性,“海市蜃楼”每次出现的景观是不会相同的,有时会是亭台楼阁,有时会是高楼大厦,甚至有时候还出现过悬浮于空中的钻井平台,但为什么五帝庙的记载中偏偏反复地只出现“琼楼玉宇”?

    我的思绪还在“海市蜃楼”里转悠,超哥又在对话框里发过来一个地址,点开一看是“后姓百度百科”,他还真是比我忙活。不过,他总是能把问题考虑到点子上,对于这一点我很是佩服。

    百度百科里对于“后”姓的解释很冗长乏味,我晕头转向地看了很长时间也没看出有什么与“魇宫”相关联的线索,再一看对话框里又有一个小黄脑袋在朝我招手,超哥睡了。算了,我也决定不熬夜了,等明天见面再商量研究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