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殇遗志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章 天亦有情新生命 民生之道也救赎(2/2)
溜达跟父老乡亲开个见面会,可这样的举动并没有引起村里人太多的注意,见面问候也只是寒暄片刻,因为人们更关心的是自家糊口的粮田,然而,孩子他家的长辈们似乎对此看得比粮田还重要。

    话说还是个男婴,酒鬼叔叔将出生不久的儿子抱到了原生家里,与家人都前来观看,小孩确实长得十分可爱,逗一下就会笑,这样一来算一下,源生两家的小孩也就一样多,性别比例也差不多,只不过他们多了三位老人,听说酒鬼叔叔的媳妇不是本地人,不知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捎来的,还花了不少聘金的。

    刚开始她还听不懂这里的话,讲的一口北方话,丈夫就是村里出了名的酒鬼,小孩子们会叫他一声“酒鬼叔叔”。

    记得源生四岁那年,他和母亲去姑姑家帮忙采摘柑橘的路上,发生这样一件有趣而惊险的事,那时酒鬼叔叔还没结婚,年纪轻轻就嗜好白酒,那一次他约了几个同伴喝多了,竟和别人家的水牛发生冲突,结果可想而知,一个醉汉怎能敌过彪悍的水牛,最后被撵晕过去了,他的母亲闻讯赶来,都快泣不成声了,源生和母亲看着他被前来救治的多位妇人抬着回家了,接下发生的事或许只有庙里的阿公和源生的父亲会比较清楚一点,因为当时是酒鬼叔叔的母亲将他们请来的。

    时过三年,酒鬼依然还是酒鬼,听说婚宴当晚,他又是大吵大闹的了,正当大家喝的尽兴,他突然想去村里的公厕解手,陪同一起过去的只有一位哥们,话说去了有些时候,回来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只见醉醺醺的新郎官,全身都是沾满污泥,那哥们也都显得十分尴尬,后来听说酒鬼叔叔喝了两箱的啤酒,在漆黑的夜晚跌跌撞撞,对着那位哥们说要到田里去抓什么草鱼和田鸡,那哥们都来不及拦住他,结果整个人就跌进了田里,回来时还说天里有鸭子,大家都以为喝醉了瞎说的,后来真的有人去找,发现真的是自家走失的鸭子,现在回味起来还真有趣。

    这一家辈份最高的是孩子的祖母,源生和母亲在当月十五去庙里烧香,遇见他们一家老小,两个小孩都去了,襁褓里还抱着一个,酒鬼叔叔不在那里陪同,这一天庙里特别热闹,守庙那位老者,显得格外地慈祥,庙里有很多小孩,源生在家中排行最小,两位兄弟姐妹都上学去了,源生和小伙伴们几个就在大人的眼皮底下躲猫猫,老者给了些糖果饼干,这回没被打发走。庙里供奉的一尊观音,那祖母估计是吃斋念佛的,她手里的佛珠还在为此做祈福的姿势,随后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到孙媳妇的跟前,整理了孩子厚实的衣物,望一下母子俩,然后闭上双眼稍稍点了点头。

    源生他们几个也该回家了,孩子的母亲见源生和他们家孩子玩的来,就很乐意地给了些糖果,可那并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酒鬼叔叔大哥家的,源生告知母亲要去拜访他家,心想反正就在隔壁,就这样源生跟去了。

    来到了酒鬼叔叔的家门口,就看见那条黑褐色的母狗吐着舌头,那个鼻子潮湿得发亮,它一动不动地望着源生们,摇着尾巴,似乎在说::“小子…!我已经在这里再次恭候多时了!”,只见它旁边还跟着两只小狗崽,一黑一黄,还是双胞胎,估计还没断奶,还不时地往母狗腹部蹭着吮吸,这母狗倒也是不陌生,因为经常去往源生家光顾,那时源生还喂过它剩菜剩饭,那时都还是养得肥肥壮壮的,这回乍一看,竟然都瘦了一圈,于是源生过去打了个招呼,它也朝着源生摇了摇尾巴,就说记得源生曾经的恩惠吧,于是他把兜里的饼干拿出来分给母狗一家,看着它狼吞虎咽地品尝着,源生会心地笑了,心想这一趟也真的没白来。

    源生走到院子里,环顾了四周,那墙角依旧摆放了那些花卉,还没浇过水,看上去有些叶子都干瘪了,特别是最大株的三角梅,虽然开的花很漂亮,但是在夏日里,没有充足的水分,整体上都显得没那么精神了,他们家和源生们一样,没有凿井,也没有自来水,只有几口大水缸,装的都是村里那口大井的水。

    两小孩带源生走进了他家大厅,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黑白电视机看动画片,母狗也跟来了,紧跟在后面的小狗崽相互打闹着,老人家刚打了些米汤来喂母狗,小狗崽也凑过来舔了舔,吃饱喝足了就在源生们不远处静静地卧躺着,张开大嘴打过呵欠便在地板上耷拉着脑袋,源生本想再把最后的饼干拿出,把它引了过来却没有效果,倒是小狗崽有这个兴致,他伸手将其中一头抱到大腿上,用饼干逗者它玩。

    大热天的傍晚,夕阳的余晖还是那么燥热,晚间会比较凉快些。

    老人家总是一个人呆在庭院里那间小房子,那里源生曾经去过,就一张早期旧式的单人床,还有些破旧的衣柜,紧挨着衣柜还能见到一张桌子上供奉着观音神像,床头还有去年刚买不久的收音机,那是酒鬼叔叔结婚时特意从县城里买给老人的,因为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一个人住在这里还是会感到空虚,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听听广播。

    老人看不懂电视节目,只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听着广播,筛选的频道也都是家乡话的节目,不想庙里的阿公那样,老人还比较喜欢孩子,再多的小孩挤在屋子她就越开心,虽然孩子们都嫌她泡的茶太浓太黑了,但糖果与饼干还是挺诱人的,还有那些新鲜的水果,都是嫁出去的女儿看望老人顺便捎来的,老人家牙齿几乎都掉光了,吃不动这些零食,只是图个热闹,有小孩相伴的日子里,总感觉到别有一番的情趣。

    暮色渐浓,孩子们的动画片节目也都结束,说源生也该回家吃饭了,这时老人掀开了竹帘迈进了大厅,看了看屋内的西洋钟,没有谁注意到她伤感的神情,她在想念一个人,夏季里,每当此刻她都会来到庭院的石墩旁静坐着乘凉,有时会双眼紧闭对着天空,手里的佛珠有序地在她手里打转,此刻的她正默默地祈祷着,因为思念,所以每天都在这里,即使已经是黄昏了……

    夜色降临,老人的脸色也显得阴沉,也许天有些凉了,从屋内赶过来的儿媳妇将一件黑褐色的外套披在老人身上,手是刚洗过的,还有点湿润,老人捏拭着稍有湿润的鼻子,还真有点着凉了。

    “杀了?”,

    “是的,母亲”。

    儿媳妇将老人领进大厅的太岁椅上坐下,沏壶老茶给老人敬上,然后就忙着准备一家人的晚餐。孩子他爹刚去田里不久,其实也干不了什么活,应该去庙那边拜神了。孩子出生还不到一个月呢,得去庙里图个福气。

    恰好这时也等到了酒鬼叔叔到家了,天色已晚,源生走出了他家大厅跟叔叔问候着,只见他一身污泥,右手握着一瓶白酒,左手提的是田里摘回来的芥菜,锄头和水桶早就搁在一旁,水桶里还有些鱼虾泛着水花,再者就是他一天的收获了,想想他又从村里的小卖部买酒了,按照家常备料,猪油姜片清炒芥菜,加上酱油水的鱼虾,今晚又得喝个痛快。

    酒鬼叔叔今天看上去性情格外豪爽,这也难怪,看见媳妇正在脸盆里倒开水,准备加工新鲜的兔肉,精神更是百倍,虽然从田里暴晒一整天,又去一趟庙里送些鱼虾贝类的,但是想着晚间的料理和一家人相聚的欢心,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二天清晨源生和几个玩伴又跑到了老者的地盘,庙里还是和往常一样依偎在古榕树旁,那里有鸟窝,可惜都不敢爬上去看看,因为树实在是太高了,只能在下面聆听着鸟儿的欢鸣,树底下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鸟的粪便,榕树伸展硕大的枝干上长满了黑乎乎的长须,稍细的枝头上挂满了黑乎乎的东西,定睛一看都是些祈福的东西,不过都已经风化了,要不是树上那些鸟儿的鸣叫声作伴,还真的有些阴森恐怖。

    庙宇是没有围墙的,四周除了古榕树作伴,不远处还有一个小山包,还有一条灌溉专用的河流。

    老者就在庙宇门口煮着一锅热气腾腾的东西,走进一看,那是少许的地瓜粥,锅也还是黑乎乎的,没有了锅盖,灶还是那样简陋,老者默默地注视着锅底下的火苗,不时地往里头添些枯枝树叶,旱烟估计抽完了,只见那竹筒被搁置在灶旁粗糙的石案上,石案上还有一大白色瓷碗装这一丁点黑乎乎的咸菜,这就是他的伙食。

    虽然村里头还是会不时有送来更上等的粮和一定的资金,但是老者一贯十分节俭,孩子们有时会凑到他的身边,掏出了从家里偷出来的卷烟为老者点上了,老者也盛上一小碗地瓜粥招待孩子们。

    不久的日子里在庙里又见到了酒鬼叔叔,老者为孩子算了一挂,还问起生辰八字,之前孩子怀胎时,就曾经来过几次,加上那天特别的气象,老者为此感知这一生命的诞生非同寻常,至于是福是祸,神灵定会保佑。

    临走时,酒鬼叔叔添些香油钱,庙宇虽然坐落在村口,但是从这里回去还得经过一片竹林和几处荒草地,源生就在这里玩耍到现在,恰好碰见他,捎了些家里人召唤回家吃饭呢,话说那天来得晚了点,酒鬼叔叔带上源生们几个趁着夜黑抄小路回家。

    小路没有任何的灯火相伴,行走时还是特别小心。

    乡村六月盛夏的季节,也是植被长势茂密的时候,只见狭窄的小道被一米多高的毛草簇拥着,孩子们都很不情愿地穿行其间,凭借直觉大步迈进四处张望着,源生悄悄地注视着酒鬼叔叔的表情,只见他在似乎在追寻着不远处的零星灯火,或许也在追寻着某个精神的足迹。

    同样的夜色,同样的小路,或许这样可以让胆小的他们心跳平复一些,耳边响着草虫之类的叫声,生怕真的会突然出现奇怪的东西,越想越不敢想,只是一鼓作气地奔走着。不久,终于摆脱了阴影,眼前也变得豁然开朗。

    小路的草丛里隐隐约约传来了诡异的声音,听上去闷闷的鼓鼓的,是有动物在草丛里追逐着,酒鬼叔叔告诉源生们那只不过是某些不知名的鸟类或者蛙类的鸣叫声,可他不敢回头看,眼下他也真不想就此遇见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反正再走下去不远便是村口,于是他叫上孩子们加快脚步,朝着灯火的方向跟进。

    终于到家了,回到家门口了,“吱呀一声”,源生轻轻地推开了院子的大门,还不算很晚,只见厨房里还有作业的声响,大厅的灯还敞亮着,突然察觉到庭院的角落有啃咬的声响,“嘎啦,嘎啦”,定睛一看原来是家里的那只闷猫在进食,这两天都没有去河里捕些鱼虾贝类的,哪来的啃咬骨头的甜头,闷猫专心地啃咬着……

    “妈,回来,吃过了吗?”

    “哦,源生,你回来了,怎么这么晚,刚好杀了家里的那只公鸡,给你留了些,进来吃些吧!”

    只见母亲微弓着身子,潜入厨房,已经为源生盛好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炖兔肉,自己却端碗白米粥,就着酱油豆腐,抿了一下。

    “源生,今天那庙里了又有什么新鲜事了?”

    “庙里啊,见到了隔壁的酒鬼叔叔,都说孩子有福气,将来是个可造之才,对了,爸吃过了吗?”

    “哦,吃过了他!”,

    正当此时大厅里传来了父亲的呼叫声,那是在叫源生过去的。

    “源生,快去,爸爸叫你呢!”母亲看着手中的饭碗,轻声说着。

    给读者的话:

    如若是没有往日催人奋进的岁月占据了太多的青春,那些绽放着火热花海的世界将会是更加精彩地演绎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