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而去”
众将和各位谋士纷纷来劝袁绍不可伤心过度,免得伤了体。
袁本初痛哭了一阵,伸手擦了擦眼泪,叹息道“公台既然有古人的高义,我又怎么能辜负了他的好意来人啊,将公台的首级送往曹军营寨之中”
次,曹就在营寨中收到了袁绍送来的包裹。闻到木盒中那熟悉的血腥味,他心中有数,笑道“袁本初这是送什么东西过来了”
将包裹打开,再掀开木盒,曹看了看盒中陈宫龇牙咧嘴的样子,轻笑道“公台,别来无恙否哈哈哈”
他站起来,正待说着什么,忽然有士兵急冲冲地奔了进来,跪在地上道“启禀主公,朝廷兵马从河南杀出,已经过了中牟,并击破了袁绍军蒋奇部”
曹闻言笑道;“哦,陈诚来的倒快,可是还是慢了一步。”
又有传令兵冲了进来,大声道“报,朝廷大军兵分三路,一路去往东郡,一路前往豫州,陈贼自领中军,直奔雍丘去了”
“兵分三路”曹沉吟了片刻,转去看案几上铺着的地图,他伸手在兖州的地图上比划了一会,自言自语道“怎么会兵分三路的陈文正不会不知道集中兵力的道理,莫非其中有诈”
他沉思了一会,高声下令道;“来人,传令全军,立刻开拔,我们去襄邑”
襄邑去雍丘不远,是卫兹老家所在。曹在起兵的时候,就得到了卫家的帮助。这次能迅速的占领半个兖州,也有卫兹的一份功劳。而且襄邑离豫州更近一些,他选择这里,就是想要借助地利人和,彻底地击败陈诚的主力。
曹治军严酷,因此军纪森严,令行止。大军行动迅速,在接到命令后,很快就拔营西去。在曹军行动起来了的时候,袁绍也收到了朝廷兵马大举东来的消息。他也顾不得派人去接受曹让出来的城池了,立刻就召唤军中将领前来大帐中议事。
“听说陈诚兵分三路,一路直扑东郡去了,这是想要断我们的后路”
袁绍问众人道“要不要先将鞠义叫回来”
众人议论纷纷,都认为是应该先将攻打徐州的兵马给撤回来。鞠义手中虽然只有六七万人,却都是冀州军的菁华,集中了张郃,高览,颜良,文丑等河北名将。
审配道“不意朝廷兵马来的如此之快我等还是当与曹孟德联手,共破陈贼为上”
“不错,兖州新定,兼且后方有东郡未下,不宜继续攻打徐州”
见到众人的意见难得的一直,袁绍立刻拍板道“给鞠义传令,让鞠义先不要进攻徐州了,带着军队立刻赶回来”
他又问道“陈贼兵分三路,其他两路我们不用理会。只有徐荣领兵直扑东郡,甚为可虑,谁可领兵当之”
淳于琼出列,昂首道“某愿领兵前去斩下徐荣首级,献于主公帐下”
淳于琼曾经和袁绍,曹平起平坐,那个时候他们都是西园八校尉之一,但是很显然,淳于琼的能力是比不上曹的,家世也比不过袁绍,因此混得越来越糟糕。他现在不但被鞠义稳稳地压了一头,还被颜良文丑等人给比了下去。
现在河北四庭柱都不在,淳于琼心中大喜,暗道合当该我立功
淳于琼的勇猛,在河北也是闻名于军中的。袁绍知道淳于琼素有勇名,但是带兵打仗就差了那么一些。在跟张燕和公孙瓒的厮杀中,淳于琼的表现平平,远不及鞠义等人来的出彩。可是他现在手边也没有什么将领可用,也就只能让淳于琼去了。
袁绍叮嘱道“徐荣曾跟随陈诚一起击破了匈奴,后来又在兖州大破曹,乃是当世名将,不可小觑。你此次前去,只要阻挡住徐荣就行,不可贸然出战、等到鞠义大带着大军返回,再与敌军决战不迟”
淳于琼高声道“主公尽管放心,有我淳于琼在,后路就是泰山之安”
边上又闪出一人,却是袁绍长子袁谭。袁谭高声道“父帅,儿臣愿意随雨启琼将军一起,前去迎战敌军”
袁绍虽然更为偏小儿子袁尚,但袁谭怎么说也是亲生儿子,不想让他去冒险,说道“战阵上刀剑无眼,你还是跟在我边的好。”
袁谭心道要是跟在父亲边,怎么能立下大功
他被曹从豫州赶回了邺城之后,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心中早就憋着一口气,这时候一心立功,便听不进去袁绍的话,只是要带兵上阵。袁绍无奈,只能分了五千账下亲军给袁谭,并叮嘱道“务必要小心在意,不可浪战”
袁谭喜不自胜,大声叫道“诺”
阅读网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