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有胸有成竹者开始奋笔疾书而胸无点墨者此刻却是搔首弄姿坐立不安更多的是不断的思考这些題目尤其是最后三題的含义他们不认为刘铭会为难他们但同样不认为这三道題会很容易回答
“是这样吗”诸葛亮终于笑了笑开始动笔
“开始了吗”其他三人一眼就瞄到了诸葛亮开始动笔的情况顿时也不再思考下去按照自己的观点先把内容给填进去
反正就算写错了也无所谓在六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可以更改无数次
六个小时的时间里考场是不会给他们开饭的不过六个小时后不管考得如何都会提供一顿不错的饭食这是对考生千里迢迢前來赴考的一种感谢
若是要上厕所的话必须要举手获得监考老师允许才可以前去期间监考老师会一路陪同主要是确保学子会有什么作弊行为哪怕大家都知道第一次考试只怕是沒什么人有这个能力作弊了
“果然是因为突然举办科考的关系呢考生的年纪参差不齐不过历朝历代似乎也沒有哪个科考学生的年纪是差不多的”刘铭混在考官之中在考场來回踱步
身为一个总让大臣们为难的主公刘铭眼看科考开始了自然很想知道面对自己出的这些县试題目那些士子都是怎么回答的
只是邺城和幽州那边很多人都认识他故而要在那里监考自己的身份必然暴露沒办法只能够到司州这边的考场进行监考反正这里距离邺城也不是很远很巧合的他刚好是诸葛孔明和他三个好朋友的主考官
“颍川郭肆郭图那个家族的策论马马虎虎不过对农学却是精通沒想到居然可以提出用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的方式來赚取收入”刘铭看了看一名学子的答題纸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样的人才哪怕在别的地方不太擅长就对农学的精通也可以被录取
人才嘛都是各种各样的考试不仅要测出他们的水平更要测出他们擅长那一边全部精通的那自然是宰辅之才但专门精通某一科的也可以在别的职位上绽放光彩
在科考之前他可是专门叮嘱各地考官的省得按照分数录取人才浪费了这些专业人才
暗暗点了点头刘铭朝着下一个学子那边走了过去
看了看名字……然后他不淡定了
博陵崔钧这不是诸葛四友之一的崔州平么曾任西河太守也曾经举兵与袁绍一起讨伐董卓随即南下游历荆襄之地与诸葛亮交好
就年纪而言他应该是最大的不过却有着其他四人所沒有的政治经验他的文章四平八稳观点论述也是非常到位算不算是很好不过却很客观难得对农事商事都颇为精通就是不知道政务、思想和算学方面如何
想來也是不差的
想到崔钧既然來了那么其他几个是不是会來按照情报徐庶已经出仕刘备只怕是不会过來了不过剩下四个却还沒有出仕或还有可能
于是立刻一个个看了下去不多时就看到了石韬和孟建二人的名字心中的感觉越來越强烈于是加快了查看
终于在一个座位面前他看到了一个白衣儒衫的年轻俊杰
年仅二十一岁嘴上的胡子还只是一些绒毛;沒有羽扇纶巾唯有少年士子的书生意气同时刘铭还在他身上看到了无比的自信
沒有着急也沒有畏惧默默的在答題纸上写着答案书法俊秀清灵看起來就觉得很舒服字里行间简洁明朗观点明确且居然可以切中題目这倒是难得可贵
在答題纸上面考生资料一行上写着琅邪诸葛亮五个大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