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各地阴雨连绵,就连这两年干旱严重的豫州、凉州等地也是普降大雨。各地百姓们纷纷举办祭典仪式,感谢苍恩典,赐给他们一个丰收年。但也有一些人诅咒这种雨天,因为这种天气妨碍了他们的行动。
青州战役取得胜利后,北军士气大振。刘炯打算趁此机会发动中路攻势直讨都。为此,他把北军的主力几乎都集中到了中路。
汉元79年三月到四月之间,短短的一个月内,刘炯又往信樊地区调兵二十万,并且还把孙晟调去信樊前线,担任北军中路统帅。麾下配属的兵力超过百万,在这些部队中有八个齐装满员的步军军团,一个满员的骑兵军团,一个独立的重骑兵师,十二个未满员的步军团,一个半满员的骑兵军团。共计拥有重型投石器械1200具,大型攻城器械00余具。
其主力军团有:第一军团,是由投奔来的飞骑军、彪骑军组建而成,现有人员五万八千六百人,军团长为原彪骑军副指挥官李元平。军团部署在樊城一带。
第二步军团是由原智威军团大部组建而成,补充人员后兵力为五万一千两百人,军团长曹信。由于这个军团基本保持了原智威军团的建制,所以是北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军团之一。他们也将是主攻敌正面的主要力量,被部署在信阳一线。
第三步军团也是在原暴熊军团基础组建而成,只是原军团将士的比例略低于第二步军团。补充人员后兵力为五万零七百人,军团长钟漠。军团部署在第一军团左翼的枣阳一带。
第四步军团,该军团是由原怒火军团、勇武军团一部组成,补充人员后兵力为五万四千九百人,军团长景谯。军团部署在第二步军团右翼的南湾一带。
第五步军团。这个军团是由一部原第十军团将士组成,补充人员后兵力为五万两千六百人,军团长为杜能。军团部署在樊城。
独立重骑师,这个师是从原飞骑军和彪骑军中的两个重骑团组建而成。兵力为两万三千八百人,其中重骑兵人员为八千七百九十四人,师长是刘文常的弟弟刘子成。这个师几乎集中了原帝国主力骑兵军团中所有地重骑兵,而南军中的重骑兵数量还不足一千人,实力根本无法与其抗衡。这个师被部署在信阳城。与第二步军团一起担任主攻任务。
除这几个主力部队之外,北军的其他三个整编军团和另一个兵力不到编制一半的骑兵军团皆从原乙等军团改编而成。
其中,十二步军团兵力为五万零三百人,第十六步军团兵力为五万一千六百人,第十八步军团兵力为五万零七百人。这三个军团均被部署在信阳到樊城之间的地区。
兵力仅仅达到编制一半的第十一骑兵军团原本是配属给西部战线的史万岁,后来被刘炯调到信樊一带。军团兵力为两万五千人。
北军其余各未满员军团,兵力从两万到三万不等。军团人员都是从各预备役军团或是各地家族护军拼凑而成。所以在团结、配合、素质都与主力军团有着很大的差异,战斗力也有待检验。这些军团都被部署在几个主力军团地侧后方,进攻开始后,他们将跟随主力部队前进。担任占领地区的防务任务。
正当北军的进攻一切都准备完毕时,可巧偏偏天公不作美,在这个时候下起了梅雨。连日的阴雨使得地面泥泞不堪,兵器也生锈痕。铠甲也发了霉点,连北军将士们高涨的士气仿佛也被这连绵的细雨浇灭,而变得萎靡不振。
无奈,刘炯只好放弃了在这个时节进攻的打算。虽然延迟了进攻,但他想在信樊一带与都方面展开一场决战地决心没有改变。他命各部严阵以待,随时听候进攻的命令。
与北军在信樊一线摆出咄咄逼人的态势相比,南军中路的形势则不容乐观。由于陆柯败退出青州,侧翼牵制敌军地计划落空,中路的压力剧增。
南军配属在信樊一线的部队十五个军团共计八十余万人马,其中有五个主力军团。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