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援建的内容
所以设计新中国的蓝图的标准,也就是“时间”。(牛文~网看)对于蓝海国和华夏共和国来说建设国家的一大要害就是资金。双方都缺乏资金。虽然蓝海国目前的收入已经能勉强维持支出,但是那是指基本财政支出,并不代表其他的专项支付。很多费用不会在国家财政中体现。
至于华夏共和国,也是一样,根本不会有国家给予资金的帮助。现在除了蓝海国,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提供资金给华夏大陆。仅有的资金来源是日本的赔款。其实在重庆政府被迫离开大陆之时,就对这部分资金进行了分割,由于整个抗日战场还是以重庆政府为主,因此重庆政府理应拿到大部分。不过,日本不仅是对军队和政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还对人民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灾难。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各取50%。但是日本现在被分割成了东洋国和重庆的东洋省,一般的赔偿要不到了。所以华夏共和国只能获得四分之一的赔款,也就是21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分五十年付清,每年大概四千万美元。由于东洋国目前并没有实际偿付能力,因此,这也仅是一笔债权而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所以,在这此短暂的会议中,蓝海国的周建军拿出的是一份渐进式的分项发展计划。而不是全面铺开的。
渐进式是指首先发展上海、天津、东北和重庆。这几处有着比较好工业基础和人才基础。可以在蓝海国投入大量的机器设备的情况下快速发展。建立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进而慢慢带动全国进行发展。
所谓分项发展,其实就是重点发展。蓝海国的重工业,食品加工,电子科技等行业已经在世界上领先。华夏共和国没有必要在这些行业继续与蓝海国进行竞争。完全可以和蓝海国互补发展。蓝海国缺乏粮食生产基地,华夏国有着大片的良田用于生产粮食。华夏国缺乏优质的矿业资源,但是蓝海国有。这都是双方可以计划协商的。不过每个国家都需要一个利润点来进行扩大再生产。蓝海国面对的的市场是美洲和非洲,华夏国面对的是亚洲。双方即便重点有些重叠,还是大有可为的。
最终,双方达成了援建合作的的意见。蓝海国将支援华夏国在东北建设和改造日伪时期留下的钢铁厂一座,另外在东北辽宁建设一座全新的现代化钢城-鞍钢。在大庆援建石油钻探和开采设备,以及一家年产50万吨级的炼油厂。在东北援建化工厂、化肥厂和制药厂
在马鞍山一样援建一座现代化的钢厂和改造日伪留下的钢厂,在上海援建自动化仪表厂和电气设备厂。在天津和上海援建造船厂。矿业和石油资源,蓝海国并没有全部提供给华夏国,这都是锻炼人才的地方。蓝海国只是在最关键的几个点告知了华夏共和国。
工业标准、设计规范,技术标准都是选用的蓝海国制定的标准。人才的培养也是派往蓝海国留学、华夏国自己培养、海外学子归来几方并重。
按照异时空的经验,蓝海国建议华夏共和国在沿海省份重点发展工业,在华中和华北重点发展粮食基地,在西南重点发展纺织、制药等轻工业。在西北和内蒙重点发展畜牧业和纺织业。对于西北和蒙古的矿业资源,蓝海国并没有告诉华夏共和国,而且有意进行了隐瞒。这是出于逼迫华夏共和国向外扩张,向外获取资源。自己家地里的东西早晚是自己的。先用别人的好。
对于华夏共和国异时空最大的失误—人口政策,蓝海国现在就提出了人均占有资源率的概念,用这个简单易懂的东西来说服华夏共和国的各级官员。蓝海国建议从建国开始就要提倡优生、优育、晚婚、晚育。积极控制人口的增长。同时建议华夏国向边疆-青海、西藏、蒙古、东北和缅甸进行移民。同时也向蓝海国也进行移民。这样能缓解中原和南方大量的人口积累以及将来的地区收入差异。
向蓝海移民一直被作为条件来执行,而且蓝海国也宣称,凡是在乡里
对于华夏国的军事工业,蓝海国基本上是拿出了所有的家底,不过这个家底是目前能生产的那种。超出这个时代的东西,和必要的保底的东西那是必然的,比方说洲际导弹,可以给出核弹技术,短程导弹技术,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