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现刚才的话多一回。
另底稿情节已经进展到关键阶段各位希望袁崇焕有甚么样的结局?
********************************************************************************
桓震这边却好了局只消对魏忠贤推说霍政不从自己命令执意重刑拷打以至囚犯毙命便可魏忠贤叫人到东厂那边核对之下果然当日桓震并没一同过堂于是也就并不疑心其中有鬼反觉桓震能料事在先对他倒多了一分看重。唯一的线索既然断了这起没头行刺案自然也就只能不了了之。过没几日除却因此倒了大楣的霍政以及成了惊弓之鸟再不轻易抛头露面的魏忠贤之外大家也就渐渐忘记了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刺客。
经此一节桓震在魏忠贤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如同一只忠狗了。主子对于能咬的狼狗向来是要喂饱了的何况他也已经收到刘应坤的战报说桓震在宁远一役中格毙了一个虏酋那时魏党虽然势大但当真能打仗的人物倒还着实不多。召见之时问起桓震又是毫不居功将一应功劳全都堆在魏忠贤头上老太监一喜之下当即叫兵部给他升官。兵部众官一番评议将他提升为正五品职方郎中加总兵衔以坐营官领四卫营。
那四卫营却是明末极著名的一个烂摊子原本是永乐时候以迤北逃回军卒供养马役给粮授室号曰勇士。后多以进马者充而听御马监官提调名隶羽林而身不隶。后来宣德年间督以太监别营开操称为禁军。极盛的时候曾经有接近五万人横行辇下无所畏惧。到了明末兵事废弛营中军卒相冒隐射、占役、冒粮诸弊不可稽考。前些日子有个巡视御史高弘图上了一本奏折请照三大营例分弓弩、短兵、火器将四卫营加以训练整顿。折子上到兵部便给压了下来兵部那些大老也知道四卫营是一块难啃骨头恰好魏忠贤话要提升桓震便有几个眼红他升得快的出了主意要他去管四卫营。名为升官暗地里却是摔了一个大包袱给他去背。
桓震却并不晓得这些听说终于可以亲手带兵而且还是真正的京营与武学那群孩子不同也与宁远战事带别人的兵不同心中只是高兴即日在兵部办了手续便兴致勃勃地要去营中视察。哪知一查之下大失所望兵员缺额极为严重官勇三千六百四十七仅及其半;官旗七千二百四十才四千六百余;马一千四十三则无一至者。他一面听着军中书记滔滔不绝地絮絮叨叨一面愣愣地望着堆在面前像座小山一般的的簿册不由得苦笑不已。
所谓无兵不成军要之事还是补充兵员。好在他手里是捧着整顿四卫营圣旨的当下缮了一个奏折上去要求从在京武官子弟当中选拔人才加入四卫营。奏折上去数日批复下来道是“故额定五千三百三十人。万历八年清稽已浮其数且此营本非为备边设者”便是不准募兵了。这也是无可如何之事只好便在眼下的六千多人身上做文章了。然而就是这六千多人平时几乎毫无训练战斗力也是其差无比突然之间要他练这么一支兵真是谈何容易!
正在老虎吃天没处下口之际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想来此人目前应当在京师的某个角落呆着正在那里赋闲。这人便是孙元化了。桓震所以知道他还是因为袁崇焕。孙元化一度曾在袁崇焕军前赞画去年宁远大捷之后便还朝任职但是因为得罪了阉党终于在今年二月给安了一个“冠带闲住”的处分。此人是个天主教徒不仅善于制造火炮而且通晓西洋军事给袁崇焕誉为“识慧两精”。这样的人才自然不能白白放过从前手里无兵那是没话可说;现下既然带了兵若能将他弄到自己军中那又何止于万人敌而已?只是这么一个赋闲在家有冠带无品级有身份没职权的小官一时之间却没处寻去。
然而俗话道雁过留声只要这个人还是存在那就决然没有寻不到他的道理。桓震动用一切手段终于两天之后给他打听到了孙元化暂居的寓所。他却并不当即前去拜访而是认认真真地写了几道几何问题都是有名的难题叫人送了过去。他知道孙元化是一个数学家对几何学研究颇深著有《几何用法》、《几何体论》两本书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