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之超级大亨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五章 进击的《长安日报》(三)
    《诛仙》在《长安日报》连载一个礼拜后,随着故事的高——朝来临,报纸的销量开始大幅的增长。

    第八天的报纸销量为35000份,第九天直接飙升到49000份,第十天再次增长到56000份,之后每天都报纸都以至少2000的速度增长。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长安日报》专门给《诛仙》做了几次特刊,大肆推广这部小说。

    《诛仙》连载半个月后,《长安日报》的销量一下暴增至75000份,这可是创报以来最高的销量。而且增速还在持续上涨,而且越演越烈,整个长安都掀起了一股《诛仙》热。照这个趋势,说不定,《长安日报》还能挤入二线报纸的序列中,一想到这个,整个长安报界都震惊了。

    一个人一部小说,让一个在三流报纸中都不算出众的《长安日报》,在不到一个月期间,有希望冲入二流报纸。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为什么《明报》创建以来,没有庞大的资金注入,却能跻身于二流报纸行业?除了金庸本人的创报原则之外,也有金庸那众多小说的原因,两者相辅相成,才有了《明报》的今天。

    所以在《诛仙》大火的时候,李玉杰这个作者也火了。很多报社都起了挖人之心。

    什么只要李玉杰肯把《诛仙》换到他们的报纸,愿意给千字240元的高价。

    千字240?就在众人都在惊呼这个报价时,马上又有一家报纸开出了千字270的高价。

    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凭借《诛仙》的名气,加上他们的渠道以及发行量,每天肯定能增加10万份的销量。不按均价5块算,就按3块算,这都是30万啊,而给作者的钱也就两三千块钱,这到底是谁赚了,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一时间很多报社都想把李玉杰挖过去,更是直接在《长安日报》门前蹲点,专门等李玉杰。这不,李玉杰刚出报社大门,就被几个穿着得体的中年人给拦住了。

    一个30多岁的精瘦男子,客气地从兜里掏出一张精致的名片来,双手递给李玉杰,礼貌地说道,“李先生,鄙人是《大公报》的人事部经理,免贵姓李,单名一个轲,荆轲的轲。”

    李玉杰也不客气,直接接过了对方的名片,像这样的名片,他兜里有好几张,“《大公报》的?你们这是找我的第六家报纸了。李经理我两还算是家门,也是六家报纸中唯一一个姓李的。”

    或许是因为对方很客气,也或许是因为对方姓李,李玉杰没有直接拒绝对方,反而没事交谈了起来。

    听到李玉杰这话,李柯心里顿时一喜,他知道对方这几天接连拒绝了不少报社,他都做好准备打持久战了,没想到对方没有直接拒绝自己,这让他充满了希望。

    李柯客气地说:“李先生,这里不方便,要不我们去旁边的茶馆里去喝喝茶?”

    “行啊,李经理请!”李玉杰笑着道。

    喝茶是南华人没事的时候最喜欢的事,很多生意上的事,不是在餐馆解决的,就是在茶馆里搞定的。至于咖啡,也挺受欢迎,不过暂时还是赶不上茶受欢迎。

    为了满足南华国内的茶叶需要,南华北部的山区里种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