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量的茶叶,而且每年还从国外采购大量的茶叶回来。主要采购的国家就是北面的共和国,虽然印度也产茶叶,不过因为跟印度的关系并不算很好,自然不愿资敌。
而且在对印战争后,南华跟北边的关系就缓和不少。经济往来也多了不少,主要就是茶叶,当时也被称为茶叶外交。由于南华人本就习惯了喝祖国的茶叶,什么普洱、龙井、铁观音等名茶,都是南华人的最爱。
随着后面大形势的改变,双方的经济往来也要频繁不少,不过规模并不大,也受到一些局势的影响。
李柯请李玉杰喝茶的地方是离《长安日报》只有200米的地方,平时也有《长安日报》的人来这喝茶。当李玉杰等人进来时,就有几个《长安日报》的员工在这,他们看到李玉杰的时候有点惊讶,更让他们惊讶的是旁边的李柯。
看到《长安日报》的人,李玉杰也没打招呼,李柯也不认识,不过即便认识也不会在意。两边其实都知道这里有《长安日报》的人在,不过他们都没有说破。李柯想离间李玉杰跟《长安日报》的关系,李玉杰也何尝不是在利用对方来增加后面对报社的筹码。
几人坐在一个靠窗的雅间里,李柯直接开门见山道,“李先生,我的来意你也知道,我们报社愿意给先生千字350元的稿费以及5万元的签字费!不知道先生的觉得如何?”
李玉杰惊讶道,“千字350元还加上5万元签字费,贵报社还真是大手笔!”
李柯笑着说,“以先生的文采,自然当得起这个价格!”
“那倒是多谢贵报社的厚爱了!”李玉杰突然想到什么,便好奇道,“不知道你们跟香江的《大公报》有何关系?”
李柯愕然,没想到对方会问这个问题,“民国年间,我们本是一家,不过后面各自运营,没什么关系。”
“哦!”李玉杰恍然大悟道。
香江的《大公报》李玉杰知道点,是有名的****报纸,自然以为南华的这家也是跟对方一起的。不过细问这才知道,两者的确有联系,不过都是陈年往事。
也不是李玉杰担心什么,只是闲着无聊问问而已,毕竟还是有可能合作的,多打探一下对方的底细还是很有必要的。
知道李玉杰担心什么,李柯笑着说道,“李先生现在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吗?”
“没有了!”
“那李先生是否有跟我们合作之意?”
“额,这个我得考虑一下,毕竟事情不小,我也不可能就跟李经理见一次面就下定决心。”李玉杰摇了摇头,并有立即答应。
听到李玉杰的话,李柯也有点失望,不过对方说的没错,要是他这么好说话,也不会拒绝了那么多家报社。既然对方还跟自己谈了,说明以后会有合作的可能,“李先生说的是,我们报社随时欢迎先生执笔,至于待遇,不说赶上金庸等人,但也不会辱没先生。”
自己都没有答应对方,对方还这么客气,李玉杰好感骤增,微笑道,“李经理,我的书不止这一本,以后,说不定我们真有合作的可能!”
“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