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他有他的目的因此只能向董和耐心解释。用不了多久殷丞就要转战江东强击军等精锐就会先后离开留在益州的兵马将在二十万左右而且这部分人马中还有可能会被抽调。只要益州战后经济恢复良好二十万大军并非不能供养。同时在殷丞的计划中这些兵马和战后施政休戚相关实在不宜减少。
至于内军人数和施政的关系那就不能不说散布益州的各式盗匪了。自黄巾起义以来天下盗匪就没消停过。就拿益州来说当初那个被贾龙打败的黄巾匪马相就依然打着帝号躲藏在某个偏僻之所。整个益州像马相这样的反贼数不可数想当初单单一个朱提就有过百盗匪其匪祸程度可见一斑。
说起施政大部分人都知道要施仁政降低赋税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殷丞看来减税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手段但整肃治安、清剿匪患却是重中之重。减税可藏富于民提高整体经济可要是这些少交上去的财富都被强盗给抢了那事情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想必没有哪个当政者会对‘藏富于寇’感兴趣吧。
一旦内军整军完成殷丞要求各州治、郡治的卫兵抽调一半组成一军由各州刺史统一指挥集中开展剿匪活动。至于说怎么了剿法殷丞并不打算亲自指挥完全让四州刺史自行定夺(益州剿匪事宜由吴懿负责)。后来的事实证明殷丞这次不单单是想偷懒而已更确切的说也许这是对几位未来的刺史进行的变相考核。
百纳图作为一个政绩斐然的能吏显然对打打杀杀不太感兴趣。同时云州的居民结构也预示着不宜采取过激的手段。茶马古道的开通给云州带来的经济利益远众人的想象殷丞就经常开玩笑说百纳图穷得只剩下钱了。有了大量金钱作为后盾再加上百纳图本身就是夷族而且在南中各部中名声极好百纳图对云州蛮族采取的方针就是收买。替各部族修建新的聚居点提供必需的食品、医药建学堂施教蒙童。在一连串糖衣炮弹的打击下各部族对百纳图是感恩戴德、言听计从藏身于山林之间的盗匪也都纷纷下山、弃暗投明少数特别顽劣的惯匪不等百纳图出兵征讨就被那些想讨好百纳图的部族领带领各自的族人‘嘁哩喀喳’地解决掉了。百纳图硬是用钱买了个歌舞升平。
吴懿出身豪门的在当地士族中拥有较强的凝聚力。有盗匪存在必然就有抢劫而家有衡财的士族自然是盗匪最喜欢的下手对象。为了保护自己的私产那些士族也一直和盗匪们做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彼此也算是知根知底的‘老朋友’。吴懿就是利用士族为其眼线利用士族的家丁为炮灰一步步地消耗着盗匪的实力最终完成了彻底清剿的光荣使命。因为有了这样的合作益州士族对吴懿的拥戴是最坚定的大量士族子弟投到吴懿麾下甚至还为其它三州提供了无数基层官吏。
张任文武双全的一代帅才他所面对的是老奸巨猾的曹操而殷丞留给他的不是刘璋那些老兵油子就是新招募的新兵蛋子这让他常常感到如履薄冰。现在有了剿匪任务张任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他利用大量的鹰候仔细排摸各地盗匪的藏身之处一旦得到确认立刻就会带人打上门去而且还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他的强悍作风很快就让那些盗匪叫苦连天最后不是被彻底消灭就是逃往他处避祸。而张任所率之军也成为四州战力之冠。
李严不但允文允武而且精通政务他所采取的剿匪方法自然由其独到之处。李严很清楚那些盗匪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民众之外很多盗贼和当地居民都或多或少有些联系。以此为突破口李严组织大量精明干练的官员深入各县、各村在安抚民心的同时还让他们各自组织城乡自卫军。与此同时那些官员会仔细观察身边的民众逐步掌握那些人和盗匪暗通款曲。然后将这些人挑选出来先是恩威并施地让他们屈服随后再由他们出面对盗匪实行招安。很多盗匪也是为生活所迫铤而走险在李严诱人的条件下大量盗匪缴械投降。接着李严利用已招安的盗匪对剩余的顽固分子实行重点打击。一番作为之后李严之下的巴州成为四州中最受百姓拥戴的一州。
当然啦以上这些都是后话在殷丞离开益州去往江东之时各地内军都还没组建完毕更谈不上什么剿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