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卢鸿自然还想不到自己竟被视为崔三醉收山后的新一代杠头。当天夜里卢鸿本来颇为劳累准备早些休息。却有人通传道孔颖达着人请卢祖安及卢鸿父子过屋有事商谈。
卢鸿想不明白有什么事只好重新整理衣服赶到卢祖安房中由卢祖安带着过孔颖达房中来。
孔颖达此时身着一件便袍颇为随意。问候之后便请卢祖安落座。卢鸿自然没有位子便侍立在卢祖安身侧。
孔颖达与卢祖安寒暄几句便开口称赞此次范阳经会颇为精彩。于光大儒学、扬经义实有功焉。自己回朝之后便要上奏朝庭以为旌表。
卢祖安听了此言自然大为高兴。若得了朝庭旌表范阳经会得了官府认可其影响和资格自然要更上一楼于日后卢氏及经会展都有极大的好处。
当下卢祖安谦虚了几句又对孔颖达亲临经会并大力襄助表示感谢。孔颖达一笑又对卢祖安谈起今日卢鸿表现来自然是赞许有加很是推重。
之后孔颖达说道:“老夫闻说卢鸿自幼便独自攻读未曾经师。按说以卢鸿这等才学目前成就也不下于一代名家。只是老夫实是喜欢这孩子倒要捡个大便宜不自量力想收卢鸿作我的学生不知卢族长意下如何?”
卢祖安心中一呆然后心中狂喜。正如孔颖达所言卢鸿若说此时才学成就隐隐已经自成一家。只是世人习俗任何行当都要讲个出身流派。经学一脉总须有名师传承才能为世人推崇。卢鸿此时虽然也有些名气只是他并无名师可承将来出道难免有人会说他是旁门左道非是儒学正统。
这孔颖达若说学问精深比之郑家三老及崔三醉等人也不见得便高明到哪里去。但孔颖达少年成名又久于官府中任职比之三老等在野的身份大不相同。他此时就任为国子祭酒更主编了《五经正义》这等巨典。卢鸿若拜他为师日后论及学业出身自然是正得没有办法再正了。
想到此节卢祖安更不迟疑说道:“孔大人谬赞了。卢鸿虽然有些小小聪明真实的学问上也只不过是略窥门径罢了。若能得大人青眼收在门下是他的运气。就算是卢家也是侥天之幸门上有光了。”说罢就命卢鸿上前先行拜过。
卢祖安的心思卢鸿自己当然也清清楚楚。孔颖达的身份地位不须更说;这几日见孔颖达的言行气度卢鸿也是深有好感。孔颖达收自己为学生除了喜爱自己才学外也未尝不是存了爱护提携之意。不管从哪方面说来拜了这个老师于自己确实是大有好处。
卢鸿上前再施大礼口称拜见恩师。孔颖达颇为高兴呵呵笑着受了礼。此时只是将事定下来孔颖达收卢鸿为弟子自然不能如此草草成事。卢祖安征得孔颖达同意便在明日经会结束时宣布此事并行正式的拜师之礼。
第二天就是整个范阳经会的最后一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