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已经步入正轨但卢鸿却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参与书
因为活字印刷的两个难题先后攻克印书的成本问题终于可以解决了。
就在上月底时奚老大托人购入的第一批石油运到了。奚老大试点了一次就连连称赞这石油制油烟墨确实有其优点。
石油制的油烟墨若按质量来说墨色要略逊于桐油。但石油不仅价格极为便宜而且产烟较之其他原料也是更多因此用石油来制的油烟墨成本达到了一个非常低的程度。
如果考虑到印书用墨不需要捣捶及压模成型这些步骤印刷用墨的成本更是低到了一个以前简直不敢想象的地步。
经过几次简单的试验奚老大就成功地制出了直接用于印刷的适用水墨。
河面开化后不久第一船元书纸也终于抵达了范阳。
印书坊全面开动起来在解决了成本问题后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活字印刷书籍正式出版了。
因为纸和墨均与上次印制《范阳经辩录》时不同因此书坊先期也进行了简单实验。还好这些问题影响不大很快都被一一解决。
书坊印的第一套书很正常的就是蒙学的最基本识字范本《千字文》。此次的千字文与上次卢鸿书写给书坊众人启蒙所用的不同在每句话的下面都加了关于句义地简单解释。当然。这一版的《千字文》中依然使用了标点。
这次卢鸿与奚老大真的决定印了一万册。这个数字放在唐朝真的是一个令人昏眩的数字。卢鸿的想法很简单反正印出来书是不会贬值地今年卖不了还可以明年卖。
当奚家印书坊再次召集代理书坊来参与此次新书的售时。各书坊的老板并不觉得《千字文》值得印成线装书来卖。没错《千字文》是每一个蒙学的学子都离不了的书。但是线装书的价格太高了根本不可能想象有几个家长会为识字的儿童去买一本小学范文。《千字文》这样的书基本上还是手抄地更为常见。
但当他们看到手中印制精美又带有释义的线装《千字文》听到奚老大报出的价格时所有的人都呆住了。他们甚至再三地询问了价格以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真是无法想象!这样精美的线装书。怎么可能有这样低的价格?难道真是印书坊背后的卢家为了挣一份名望不惜成本地赔本赚吆喝?
但当奚老大讲明出货的数量时所有的人都确信这批书肯定是确实有这样低的成本。那么大数量地书籍如果真是贴钱卖就算是卢氏这样的世家也不可能承受得起。
就象上一次的《范阳经辩录》一样这一批《千字文》同样在市面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与《范阳经辩录》不同《千字文》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极为低廉的价格以至于比起一般人买纸墨自己抄写。还要便宜得多。世人除了对书籍采用地纸张颇为好奇外更为惊讶这样的书籍怎么能有这样低的成本更是对奚家印书坊后序的出版书籍充满了期待。
此次奚家印书坊在委托代理书坊销售时虽然书价很低但由于成本更低且数量巨大。因此赚得比上次一点也不少。各书坊的老板同样是赚得盆满钵满。奚老大这回是真的从书中看出了商机摩拳擦掌地要把印书的事业扬光大。
印书坊中的工匠及帮工也都得到了一份颇为丰厚地工钱同时作为奖励与纪念书坊中每个参与的人都得到了一本新版《千字文》。
这本《千字文》众工匠都是第一批读者。印书坊现在的识字活动在洗砚老师的主持下开展得轰轰烈烈。而洗砚地新媳妇环儿在经过了洗砚的突击培训后也已经走马上任。在内堂办起了丫环婆子们参与的识字扫盲班。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