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贩子在唐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七章 印书坊的新动作(2/2)
然内堂的教材是没有免费提供的。只是以现在《千字文》的价格

    购置也不是什么大事。

    卢家婢女皆识字的风雅故事一时传遍大江南北。尤其是有一次卢祖安一个多年朋友来访时。见府中两个丫环边行边说。一个手持水盂地报怨道:“老爷没休川流不却要我去取金生丽。”另一个笑着说:“傻丫头快小些空谷传小心打你个吊民伐。”

    这样的故事简直可以与古贤郑玄“薄言往愬.逢彼之怒”的俏婢相媲美了。一时各大世家中采购《千字文》为下人识字教材的事颇为多见。如果现在你去某大世家拜访旁边的侍女不会说句“肆筵设席鼓瑟吹笙”你都不好意思再和人家打招呼。

    —

    很快奚氏印书坊的第二批书就又问世了。这一次更是一次大手笔印书坊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将《诗》、《书》、《礼》、《易》、《春秋》、《老子》、《论语》等经典全数印了出来。由于这次是轻车熟路成本控制又达到了一个新层次这批书的价格较之上次更低了。为了鼓励众人购买在奚氏印书坊的建议下各书坊都推出了成套购买更有优惠的政策导致成套买经的文人学子络绎不绝一时各书坊都差点被挤爆了。而各地手拿书卷边行边吟哦的书生几乎处处可见成了新年一景。

    但这一次卢鸿并没有参与印书。事实上他连前不久的阳玄坛讲经都没有参加。除了听从孔颖达的教诲减少出头露面的次数埋头攻读外也是为了给卢家才俊一个表现的机会。

    在太极书院中卢鸿亲自组织了一个他称为“观岚阁”的精英班。

    这个“观岚阁”事实上就是一个类似于后世的考试培训班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扶持挑选入阁的卢家子弟在科举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当然“观岚阁”是不会对其他世家的子弟开放的目前还是一个只有卢家少数人知道的机密。也许日后会有经过考验获得认可的平民子弟进入但现在只有两个卢家子弟被当作重点培养对象接受了特别的培训及包装。

    此次参加阳玄坛讲经的卢家队伍中就包括这两名卢家年轻人。他们通过一系列设计希望在玄坛讲经中一鸣惊人为日后参加科举奠定基础。

    除了参加玄坛讲经这样的经会以外卢鸿还充分利用手中的印书坊增加这阁中精英的影响。

    开始时由于受《范阳经辩录》的启奚老大提出可以印一份定期行的小册子摘录每期太极书院辩论中的精彩内容对外售。经过试行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太极书院的辩论活动是十天一次虽然喜爱之人众多也有远路前来观摹的但总不能长住在范阳期期不落。因此这记录辩论内容的小册子一推出就受到了喜爱人士的热烈欢迎。虽然销量不是非常大但相当稳定。

    卢鸿在建立观岚阁之后便有意的在摘录精彩辩论内容时向培养的精英人才倾斜。在近几期册子中已经注意将入阁二人的优异表现特别突出出来在关注太极书院辩论活动的学者中先期留下一个好印象。尤其当这二人在玄坛讲经新加入的辩论活动中表现颇为引人注目后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除了忙书院及观岚阁的事务卢鸿自己的学业也遇上了一个新转机。其起因却是在玄坛讲经结束后应邀来到范阳的郑知、郑行。因为卢鸿前时曾希望郑家提供一部分藏书供印书坊翻印出版。此次二老便将藏书楼中书籍整理了一次抄录部分珍贵书籍带来范阳交卢鸿翻印。在整理过程中二老居然现了一部极为珍贵的上古典籍。当卢鸿听到它的名字时真是无法相信这是事实。这部典籍的名字叫作:《归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