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随曹操离开大堂就要去寻找荆条,曹操见状问道:“三弟,你这是要去找什么?”
曹彬做那疑惑状说道:“不是你教我去找荆条的吗,我这是在找荆条呢。”
曹操笑骂道:“胡闹,我随口之言你也相信,而且这个时节你去那里寻找,快随我去见孔明先生。”
曹彬这才笑嘻嘻的随曹操前往胡昭住处。
胡昭这时候正在家里读书,在他对面坐着一个童子,大约五六岁,唇红齿白,正摇头晃脑的随着胡昭读书。不过要是仔细看他双眼,只见两眼滴溜溜的乱转,一看就知道满脑子的鬼主意,再看他手虽然拿着一本书,但是眼睛根本不在书上,双手随意翻着书本,一看就知道心不在书本上。
胡昭早在上面看的清楚,只是这顽童是在精明,每次胡昭询问任何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因此胡昭也着实拿他没法。这次见他又在那里走神,胡昭轻轻咳嗽一声说道:“亮儿又在走神了。”
那童子倒是机灵,一听见胡昭询问,忙起身说道:“回先生的话,亮儿已经将手之书看完,又见先生专心读书,不敢打扰,这才在那里胡思乱想。”
胡昭听后装作惊讶的说道:“哦,果真读完了,不会又像往常一样不求甚解,甚至连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吧。”
那童子被说的脸色红,低声说道:“我已经将书大意了解,至于里面详情,没必要完全弄懂吧。”
胡昭听后知道又将是一番辩驳,只是自己已经喜欢上与这名弟子之间的辩论,每次都能在这名弟子身上现有别于常人的观点,因此自己也时常故意寻机与之辩论,而那亮儿也是喜欢与胡昭辩论,虽然输多赢少,但是随着辩论次数的增加,他感到自己的认知在迅增长,也是慢慢喜欢上这种辩论。
正当胡昭要再次引起辩论的时候,下人来报说外面有人造访。胡昭听后有些恼怒,但是不得不出去迎接,等到来到门前,只见戏志才引着两人立于门前,见状胡昭忙迎道:“不知郡守大人前来,还请见谅。”
戏志才笑着答道:“无妨,我反而要请先生见谅打搅之罪呢。”
胡昭哈哈大笑道:“太守说笑了,不知这二位是……”说完指着曹操与曹彬说道。
戏志才忙介绍到:“先生见谅,我这就为先生介绍。此人乃是我家主公,大汉武平侯,东莱太守曹操。至于这位,乃是大汉武侯,御赐天下第一勇将,官拜骠骑将军,现居青州刺史的曹彬。”
胡昭听到介绍曹操的时候还是一脸喜色,只是听到曹彬后脸色马上变了,曹彬在一边看到后不由尴尬。戏志才见状忙对胡昭说道:“先生先莫生气,我们还是进去说话吧。”
于是胡昭将三人引进家。
待到分别落座后,曹操示意曹彬上前请罪,曹彬只得出席跪拜道:“先前是曹彬无理了,还请孔明先生恕罪。”
胡昭见曹彬态度倒是诚恳,也就请曹彬起身,然后说道:“不知昭可有得罪将军之处,竟劳将军命人将昭自冀州绑缚到此。”
曹彬听后惊讶道:“我何曾命人绑缚先生,只是彬实在仰慕先生,这才命人三番四次前往邀请,若是有人不尊我命怠慢了先生,还请先生名言,我定将置他重罪。”
胡昭听了冷笑道:“哦,将军好大的威风啊,我想若是没有将军吩咐,你手下那些人也不会这样做吧。”
曹彬听的尴尬,只得拿眼色望向曹操,,曹操见此起身说道:“还请先生见谅,操之三弟年纪尚幼,有什么失礼之处,还请先生看在操的面上不要怪罪。三弟还不跪下向先生请罪。”曹彬听后只得再次跪下说道:“还请先生望在曹彬年幼,不要怪罪曹彬之过。”
胡昭见曹操起身,忙也起身说道:“明公说哪里话了,我又怎么会计较小儿之过呢。”然后对曹彬说道:“将军还请起身,方才不过是昭说些气话罢了。”
曹彬见状就要起身,曹操忙喝道:“有你这样道歉的吗,还不与孔明先生磕头认错。”曹彬听后知道曹操要收胡昭之心,因此就要磕头认错。
胡昭见此忙走到曹彬身前将曹彬扶起,然后说道:“昭知道将军抬爱,只是昭心知肚明,自己不过是一山野村夫,读了几本书而已,将军求的是那济世安邦之人,昭是在当不起大任啊。”
曹彬听了就要插话,曹操忙示意曹彬安静,然后曹操说道:“先生不要妄自菲薄了,操现在也是有些手下,以操之经验观察,他们全部是当世绝顶人才,以他们的才能尚且对先生多加推崇,由此可见先生之才已经冠绝大汉。因此若先生说自己无才,那置我等于何地啊。”
胡昭听后之说了一个字:“这……”
而曹彬见状说道:“不错,孔明先生,我在光和四年就来颍川寻你,只是那时你避祸冀州,因此错过。不过我不曾放弃,一直追寻先生踪迹,当得知先生所在后便名人多方相请,只是先生一直不曾前来,我这才让人强行带先生来到颍川,我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